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南京大学110年校庆新规:校友接待不按官位按年龄

2012年02月03日 08: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今年,南大、东大、南师等省内九所高校将陆续迎来110华诞。官居显位、身份显赫的校友,自然成了各家邀请的重头戏。不过,昨天微博上一条消息却引起一时轰动:南大今年校庆接待校友只问长幼不论官位!

  对于这一打破世俗做法的观念,不少人拍手称好,但也有人怀疑这种做法难以施行。

  南大校庆新规:序长不序爵

  昨天,网络红人“bod教授”在微博上爆出猛料:“今年5月20日是南大110周年校庆。校方表示,接待嘉宾序长不序爵,只按年龄排前后,不以官位论大小。”该条微博一发,立即引来网友围观。

  此事当真?昨天,记者联系上南大研究生“bod教授”。他告诉记者,这是来自南大的官方说法,千真万确。在南大110周年校庆的官方微博上,记者找到了原话:“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南大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向记者证实,不看官衔大小,以长幼排序,这是他们今年校庆接待校友的重要原则。

  这一消息在网上引来南大校友热议,很多人拍手叫好,直竖大拇指!“给力!”“好个‘序长不序爵’!也希望南大所有的校友在那天参加母校的庆典。在这里,我们都曾经是学生。”“立帖为证,5月20日回母校!”南大校友们深受鼓舞。“bod教授”则认为,这和南大诚朴雄伟的校风,和尊师重教、敬老的传统是相应的。大学校园就应该尽量隔绝社会上的纷扰,保持一方净土。

  可行吗?

  持怀疑态度的不少

  不过,在校庆当天,如果有官位显赫的人来,真的要给年龄大的让位吗?对于南大这一提法,网上也有不少人怀疑其可行性。

  有网友指出,虽然南大的出发点很好,但在目前的国情下,想打破世俗做点“出格”的事,还是会得罪不少人的,南大面临的阻力不可小觑。

  南大一位处级干部昨天向记者表示,要想做到不论官爵,难上加难。“你想,来一个大官,你把人晾在一边,人家心里会痛快吗?何况大官也是特邀来的,不招待好也说不过去啊。”这位处长还讲了两个亲身体会:“有次参加区里一个大会,结果街道办主任坐在主席台上,我们南大的人却被安排在台下。心里又纳闷又郁闷,觉得把南大看低了,就早早走了。还有一次,在另一个高校开会,结果人家把教育厅的副处长安排在主席台上,我们去的一个正处级干部却没有位置。心里实在不爽,后来也是借口有急事先走了。”他认为,以官位排序,目前已经成为人情常理。南大校庆这种“违背纲常”的做法,虽是创新,却有很大风险。

  南京另一所高校宣传部部长告诉记者,高校里搞活动,给官员排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比如坐圆桌以右为上,坐主席台则是以左为上,都是有约定俗成的讲究的。同时,这也是件头疼的事。比如学部委员、院士、厅长都来了,哪个排前面就颇费思量。这个排序搞不好,可能就会出大问题。“如果按照年长年幼来排序,估计当官的连前三排都坐不到。不论官爵是很难做到的。”

  校方回应:人人平等,不办政治校庆

  对于校庆新规引发的争议,南大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规定,只是要表现南大一个姿态,就是尊重每一个校友。

  “我们要办的不是一个政治校庆。”龚跃说,不以官衔大小、社会地位排序,这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所有在南大学习生活过的校友,在南大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

  对于有人提出的不切实际的怀疑态度,龚跃认为,其实南大提出的是一个大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细节。可能某些细节方面,无法避免官员排序的相对考量,但在整体精神上,南大希望对每个人持有平等的态度,让大家感受到母校的关注和热情,而尽量淡化官本位色彩。

  记者发现,与往年校庆不同,南大110周年校庆的网站和微博做得有声有色,及时发布校庆明信片、宣传片等,而且与南大校友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充分体现了母校的热情和亲和力。有校友询问毕业两年是否在受邀范围内,校方的回答是:“我们没有办法向每个校友发出邀请,但会不断以公告等方式发出邀请,相信母校向每一位校友都会放开她温暖的怀抱。”

  龚跃还透露,在接待校友时,他们不会在物质上做文章,还是在精神上去温暖他们,不仅赠送校友光盘,而且还给校友专门制订了“终身网络学习”的计划。

  对于南大校庆新规,南大文学院教授莫砺锋非常支持。“这种做法应该提倡!”他认为,搞活动不排官位,这是高校“去衙门化”的重要表现。(王晶卉)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