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新课本会怎样?
教育部新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近日正式印发,将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启用。从小学到初中总共19个学科科目全覆盖,未来的大半年间,许多省市恐怕都要忙得团团转,将新课标消化、落实修订为新编教材,通过审查,再印刷出版,送到孩子们手中。
这一轮教材修订工作可谓规模浩大。事实上,在新课标还在专家起草和修订过程中,就有教材编写者、出版者们闻风而动,着手比照新标准增删、修改教材内容。即使如此,仍然让人有些担心:会不会因为时间紧迫、编制量繁重,而让新版教材的质量水准难以保证、甫一出版就要开始连连修改订正?
印象中原本应该是最为“经典”、稳定、仅有微调难有巨变的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近些年在中国基本呈现的是一片“百花齐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热闹局面。从“人教版”一统天下到各个地方都可以编发自己的教材,不同出版机构都能涉足教材发行,又赶上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大变革的年代,教材更像是一块先锋试验田般,持续进行着调整和变动,新意不断,有些乱花迷眼,也有些良莠不齐。让人瞧着新鲜,却又不能放下心来。
正式实行的“新课标”和由此而来的新教材编写运动是必需的。经历10年试验,种种教改成果应该被吸收进教材、固定下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创新兴趣、注重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的理念都可以在教材中得到落实和展现。以媒体报道的部分新课标内容看,广受关注的语文课上,要求背诵的经典课文将大大增加,而要求小学生会写的汉字则有所减少;从硬笔到毛笔书写的能力将得到更多锻炼,让中国孩子在成长和学习中更多体会中国书法的独特美感。这样的变化,无疑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产生巨大影响。
不论哪一朝哪一国,教材总要相对固定、稳妥才好,而愈是基础、固定,也愈有编写的难度。前些时候,隔了七八十年时空的民国老课本在社会上引起的一片赞叹、热购现象,足以发人深思。这一轮新教材的编修,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化为学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践,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心存浮躁,为赶时间、占市场而仓促应对,弄不好,就会成为又一次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能令广大家长和社会满意的瞎折腾。
中国的基础教育、教材被负载、附加了太多太重太过复杂的期望与目的、指标,实在很需要“减负”,放轻松一些。中国的教育改革走了这么久,以一代青少年为对象的教育实验,实在有些伤不起,需要将眼光放得长远,少一些折腾。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