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帮环卫工父母扫街两年 获学校表彰资助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大二学生刘普林两年来替母扫街,他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昨日(7日),华夏学院召开专题会议,院党委授予刘普林“爱老孝亲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决定以他为榜样,号召全院大学生深入开展向刘普林学习的活动。
据悉,报道见报当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就迅速派人到刘普林家中了解情况,同时也向周边同学详细询问刘普林的感人事迹。该校学工处李海民处长说,刘普林对父母孝顺,对社会感恩,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这与学校重视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的风尚是非常吻合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么懂事的好学生,内心备感欣慰。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还决定,通过给刘普林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助学金等多种方式,帮助他缓解生活压力,让他能集中精力完成好学业。该院院长吴永桥表示,他个人将对刘普林实行“一帮一”资助,每年资助他2000元生活补贴。
校友纷纷“织围脖”表达敬意
他的精神应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昨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的官博上转载了本报的报道,并留言说:“博主今天去了刘普林家,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全家人面对困难是那么的和谐,乐观。”博友“灿刘灿”写道:“单薄的臂膀也能撑起一片天!这片天阳光灿烂!”“博哥微评”直呼刘普林“了不起”,并称“社会尤其是媒体,应该多关注这样优秀的草根孩子,让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博友“午后岁月”也写下长长的文字:他不仅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父母,心疼自己的父母,他还爱母亲从事的这份职业:他细心地维护道路的清洁,找出工作的重点,对别人随手扔在面前的垃圾没有抱怨;他的生存能力很强,会做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自卑,对外人看来卑微的处境处之淡然。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以后对我们的父母好一点吧
博友“波澜不惊的心”写道:仔细阅读了金报的报道,我的眼睛湿润了。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这个城市用自己的方式艰难而快乐地生活着,他给我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反思自己,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做得够吗?博友纷纷称,“孝敬父母,从向别人学习做起”,“在这里,我也想对大家说:以后对我们的父母好一点吧!”
“原来这个勤快的环卫工是大学生”
27岁的张望霞是涵三宫路上纯净水店老板,看到金报报道后,她吃惊地告诉记者:“我还以为来了个勤快的环卫工呢,没想到竟然是个大学生。”
张望霞告诉记者,大年初七当天,自己燃放了三挂“开门鞭”,红色的鞭炮碎屑堆了一地。她看到,路边有个小伙子迅速啃完一个馒头后,拿起笤帚就将鞭炮渣扫得干干净净,当时她还感叹:“这个环卫工真年轻,还蛮勤快的呢!”
叶水生是涵三宫路的协管员,跟库香莲母子相识已久。他告诉记者,他经常看到母子两人在一起扫街,不论寒暑或刮风下雨。最难得的是,刘普林总是抢妈妈手中的扫帚,让人觉得十分感动。有时候,看到刘普林扫地扫得很累,也不舍得买瓶水喝,自己还送了几次水给他。
专家观点
他将孝道体现得淋漓尽致
爱慕虚荣、矫情,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将父母当取款机,或者只将感恩、尽孝挂在嘴上,却不付诸实际,这在当代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像刘普林这样,把尽孝视为自然而然的事,将传统孝道体现得淋漓尽致,能直面家庭状况,冷静、理性地看待现在的困境,不去攀比,不对父母提额外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帮父母分担,且毫不声张、不动声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尚重生 武汉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将把他的事迹写进教材
刘普林身上最打动人的,是他对父母的毫不保留的“孝”,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直面目前的困境,也难能可贵。
我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多年,如此感人事迹并不多见,我将把刘普林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写进讲义、写进教材,让身边的榜样去影响更多当代大学生。
(朱哲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他是很不简单的年轻人
我要向代母扫街的大学生刘普林行注目礼。因为,在不少人心目中,扫大街是一个不怎么体面的工作。但刘普林的行为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很不简单的年轻人,一个非常勇敢、自我意识很成熟、很有主见、很有孝心的人。
寒门出孝子。我想郑重提醒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家庭贫困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你们的父母也许不能给你买IPhone,但他们的爱并不一定比那些有钱的父母少,他们教给你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不一定比那些有地位的父母肤浅。
(雷五明 武汉理工大学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楚天金报 记者胡彩丽、海冰 通讯员林一、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