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求职者简历注水普遍 专家建议做职业信用卡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08日 18:1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春节过后,又是招聘旺季。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老手,都在为一个新饭碗奔忙。但是,面对企业开出的招聘条件,不少求职者为了能顺利挤进竞争激烈的职场不惜往自己的学历、职业经历中“注水”,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母族”。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我国持假文凭者已达60万人,在中国有45%左右的求职者,他们的实际工作经历、学习、培训等情况与其提供的简历有出入。而今,经历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还影响了诚实守信的求职者的利益。同时,由此带来的职场信用循环恶化的风险,已不容忽视。

  另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务员人事档案已开始逐渐引入职业信用档案管理模式,而针对社会职业人的职业信用评价和认证体系则仍是空白。建立规范合理的职业信用管理体系,已成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

  职场信用亮红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迅速增长,由此带来就业市场的巨大转型。人们眼里不再只有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也不再终生一职,开始求高避低,良禽择木而栖。这就是当今中国蔚为大观的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应有之义。过去,终生一职时,个人的人事档案都存档在就职单位,职业经历很容易查阅。而现在,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和人才流动的加剧,曾经决定个人命运的人事档案因其流通不畅、信息滞后等原因而被渐渐冷落,而企业招聘时,也往往只以求职者提交的个人简历为依据。这便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深圳某大型房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过去招人时,很多求职者的求职履历写得“很精彩”,面试时也吹得天花乱坠,但一工作起来很快就“露陷”了,假造学历和各种资格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让企业受到损失不说,也侵犯了诚实守信者的利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舍弃传统的人事档案,代之以一份全新的个人‘职业诚信记录’。”李先生认为,新型人事档案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教育背景、职业能力鉴定和个人学术成果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职业诚信证明,包括过去任职情况等;第三部分为个体信誉证明,包括奖惩、个人信用度、职业道德和其他重大事宜。

  对于李先生的观点,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人单位迫切需要了解求职者的信用和能力,但如果仍沿用书面存档,无疑会案牍如山,是非常不经济的选择。考虑到当今网络的便捷,专家提出,如果推广电子档案,建立统一的职业经历查询平台,用人单位就能方便地通过电子系统查到求职者的个人信用记录,这或许会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次划时代革新。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想既不影响人才自由交流,又能对人才进行有效记录,建立职业信用电子档案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据了解,由于我国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广的滞后,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道德拷问。

  旅游行业人员虚假报价,物流行业货物“蒸发”,炒单飞单,电子商务欺诈蒙骗等等,这些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各行业的经营秩序,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民航局有关人士透露,2008年到2009年,民航局曾在民航系统对飞行人员的资质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出来飞行经历不实、甚至飞行经历造假的多达200多人,在这200多人当中,有些人要么是假造经历,要么是虚填经历。

  另外,企业的人才信用风险也在日益加大,企业员工忠诚度降低,员工频繁跳槽,内部核心商业机密泄露,客户大量流失,这在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难度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商业风险,成为威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防范信用风险,加强职业自律,已是刻不容缓。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