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门”后隐藏利益驱动
近日,江西省吉水县尚贤乡尚贤中心小学被曝出有老师要求学生上交“不听话押金”,如果小孩在校违纪,押金将会被逐一扣罚。另外,成绩过差也将被罚款3到10元。目前,该老师被责成退回所收押金,并向家长道歉。
金钱天生是个爱跑动的家伙,但当这种流动并非自愿,而是出于某种胁迫使然时,所引发的嘴边风暴就自然不在话下。最近,押金们就有点不听话:前有郑州相关部门收取“守法基金”30万;后有江西的小学收取“不听话押金”。人们在惊叹这些押金师出无名时,或许更应追问的是:怎么老是出现如此无厘头事件?厘清背后的暗门所在,或许更有利于阻止押金们的“不听话”。
人们讥讽说话容易行动难时,时常爱这样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纵观这两起押金或类押金事件,你才会发现能站着说话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从现象抽离本质,可以发现被收取押金的相对方,一是被管理而在屋檐下的网吧经营者,一是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小孩,他们显然即便勾着脑袋,也难以或忌惮说出话来。但有时,不说话并不代表无话可说,只是选择成为沉默的螺旋而已。
无独有偶的两起“押金门”,作为者分别是公权部门和学校,这看上去似乎很偶然,但其背后则隐藏着必然。那就是相关方法制观念的淡漠,明显不合法理且师出无名,甚至有损公允的收费行为,居然能够大行其道,那么还说明了相对强势方骨子里的傲慢。同时从侧面反映了监管的缺位,原因很简单,但凡其中任一环节的监控到位并且有力,就不可能出现这种让人大跌眼镜的昏招。
管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服务,而不是预设有罪推定的门槛。两起事件其实更说明了,管理相对方的水平低下,似乎管理就是简单粗暴的罚款。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既是对自身负有的监管责任的推卸,也是对相对方极端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说白了,这种实质上的懒政行为,更多地表现为贴标签方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出发点的谬误将导致行为的偏差,从而很难收获预期的实效。
看似荒谬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益驱动。即便被认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还得追问为何如此行为会出现?仍似乎很难说清道明。因此,众多理由最终都将归咎为,在不正常行为背后,隐现着逐利冲动。不客气地说,必有不当获利者在驱动着“押金门”。而这,当地主管部门应向公众说清楚道明白,而不应以惯常的道歉或退钱大事化小,不然极低的犯错成本,将无力阻止闹剧重演。(林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