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谈农村工作经历:感觉上了所名牌大学
中新网宁波2月17日电(记者 徐小勇 通讯员 王国海)吴昌娜大学毕业后,担任宁波奉化市溪口镇桕坑村大学生村官,在去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村民又以高票数推选吴昌娜为桕坑村村委会委员,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代表了吴昌娜在桕坑村4年多的工作被当地村民所认可。
桕坑村党支部书记陈亚平告诉记者,“吴昌娜年轻有文化,她把用心、真心、诚心、耐心、留心作为工作标记,为桕坑村创建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吴昌娜是奉化市溪口镇里村人,她自己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在她的心目中,农民、农村早已不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概念。2006年,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先在企业做了一年的员工。2007年3月,她在奉化市首次大学生村官选聘中入围。她说:“我只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农村也是大舞台,是农村培养了我,我有义务和责任用自己的知识回报农村。只要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一定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这或许是她想去当村官的一个主要原因。
说起为之工作了4年多的桕坑村这片土地,吴昌娜的心情是舒坦的。她说,感觉这里就是生她养她的地方,这里的村民就像她的乡邻,一碗雷笋羹,几个松花面鸭蛋,以及弄堂口地头边的几句问候,足以令她记住一辈子。她同时也表示,这4年多来,有困惑也有收获,有喜悦也有忧愁。但收获大于困惑,喜悦多于忧愁。在农村学到的很多知识和经验,在大学教科书上学到的是不一样,体会也是各异的。
“在农村,特别是晚上,家家闭屋,路上只有黑暗,一开始确实不适应。”吴昌娜回忆起刚到村里工作时的情景,“最初的那段时间,苦闷与茫然环绕着我。我迫切地想做事情,但我对农村工作完全很陌生,不知从何入手。”
一个月后,村书记陈亚平交给吴昌娜一个任务:做一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验收汇报材料。这个汇报材料她完成得很出色,陈书记又让吴昌娜将这份材料制作成多媒体。溪口镇的一位领导看到村委会首次采用多媒体进行工作汇报,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有位大学生村官就是不一样啊。”
自此以后,吴昌娜就忙开了,新的工作任务层出不穷。她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生产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走遍了全村,上农户谈心300多户,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理清了思路。“虽然有时会感觉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吴昌娜说。
“我主要负责村里材料起草、档案建设、法制宣传、远程教育等工作,很多任务接到手就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反正我是缺什么就学什么,硬着头皮做下去,至今为止,我的每个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这样我就更加自信了。这四年多来,感觉就像是上了所名牌大学。”吴昌娜笑着说自己接受的是“全方位的锻炼”,自己已经“融入村里了”,有时只在准备PPT材料时,才突然想起自己是“大学生村官”。
远程教育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的平台,吴昌娜上岗后,她对远教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远教播放5个针对”制度, 实行分类施教,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进行课件播放,到目前为止已组织讲座 12次,授课人数300余人次。
吴昌娜有个美丽的梦想,就是希望将桕坑村“推销”出去,提高村里知名度。桕坑村村民种植着大量花木,笋制品,吴昌娜就经常在农民信箱和各论坛发销售信息。随着信息量的加大,各地向村民电话咨询次数也大大增多,成交量也不断增加,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2010年,她维护的万村联网桕坑村网页获得了宁波市一等奖。
四年多的“村官”生活让吴昌娜变得成熟、理性和务实。“桕坑村是个贫困负债村,村里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2万元。”在吴昌娜看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大学生村官是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政策,农村工作的核心就是为农民增收。2009年“莫拉克”台风时,洪水把村里的堤坝冲毁了,她主动向奉化市水利局申请,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后争取到了3万元资金。秋天,村子的650多亩银杏园一片金黄,她在满地的金叶上躺了好久好久,最终萌生一个“美丽A计划”,邀请宁波市摄影爱好者来采风,把桕坑的秋景搬上了多家媒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一个星期过去了,桕坑村原本滞销的银杏也卖出了2500多斤,乐得村民一口一个称赞。
谈到今年的新打算,27岁的吴昌娜心情是豪迈的。她说,法制宣传、档案建设、远程教育都要上个新台阶;银杏节、尊老活动、“草根社”、网上销售都要搞得红红火火。溪口在建设宁波卫星城市,桕坑要接受辐射。作为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名大学生村官,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既要当好书记的配角,又要有足够的工作主动性,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献给桕坑的新农村建设,奉献给她深深爱着的“父老乡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