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聚焦高校自主招生大战 将因政策收紧黯然收场?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24日 07:4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2月11日,由清华大学等7所著名高校组成的“华约”自主招生联盟和由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组织的“北约”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时开考。中新社发 阿董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细心的人会发现,与前两年的喧嚣不同,2012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于2月11日、12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平静”开考。

  之所以说“平静”开考,是因为尽管考试人数突破10万,涉及全国除西藏、台湾、香港、澳门之外的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媒体上却已很少见到考试撞车、名校“掐尖”等争论,取而代之的是观望、思考,以及对自主招生政策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是人们对自主招生的关注热度减退?是各高校的刻意低调所致?是自主招生政策经过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遭遇“瓶颈”?还是真如之前所传,教育部已对自主招生政策“收紧”?

  经过深入调查与思考,记者发现,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的确迎来“过渡期”,之后自主招生改革或将迎来一个实质性的大跨越。当然,能否迎来大跨越,还要依赖于几方博弈的结果而定。

  博弈一

  “收紧”传闻喧嚣不止——到底是放,还是收?

  2011年临近岁尾,有关教育部要收紧自主招生政策的传闻喧嚣不止,甚至有媒体预言,“教育部酝酿拆散自主招生联考”。

  有这样的传闻并不奇怪。早几年,为进一步体现高校招生自主权,为高考制度进行补充,建立多元化评价和录取机制,教育部曾在2009年取消了生源良好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5%”的限制,并在2009年一度做出“闸门大开”的姿态——“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满三年的‘985工程’的高校,对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或在试点高校组织的测试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自行确定对上述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可两年过去了,招生计划不超总计划5%的“紧箍咒”重又戴回自主招生试点名校的头上。不仅如此,教育部还在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中,首次为试点高校认定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了上限——原则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

  如此看来,确可理解为政策“收紧”了。可为什么“收紧”呢?是好不容易“破冰”的自主招生的探索要黯然收场吗?

  冷静分析,几年来,见诸报端的有关自主招生的讨论并不令人欣喜,先是高校各自为政举行笔试,被指“增加学生赶考负担”;接着探索“校长实名推荐制”,却被指“信息不公开”,诚信和公平遭受质疑;再接着部分高校探索“联考”制度,却被异化为搞“结盟”。当自主招生在公众心中与“掐尖”、“抢夺生源”、“高校混战”、“腐败滋生的土壤”等关键词绑定在一起,教育部对这项政策的“收”,自然不难理解。

  显然,如政策长期“收”下去,对自主招生的探索来说,并不是好消息。记者在采访中,几位高校招办主任都不约而同表达了类似的心声: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自主招生的探索与尝试,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机。如果因为思路不当、操作不妥、制度不良而导致这项政策推行不下去,将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对于高校、学生,乃至高考制度的完善来说,都是如此。因此,希望身处自主招生这盘棋的各方都能以“大我”的胸怀推进改革,以赢得更大的改革空间。

【编辑:邓永胜】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