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超9成受访者表示送礼即送钱风气加重青年负担

2012年02月28日 07: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在英国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获得全部16金中的10金。然而在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孩子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等,中国孩子没有准备,只好临时拿出人民币送给外国孩子。有评论说,这一事件折射出了礼仪之邦礼仪教育的短板。

  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钻石、名牌包等奢侈品据说成为很多人表达爱意的首选礼物。这也不禁让人发出疑问:难道礼物越贵重越好吗?古人推崇的“礼轻情意重”的观念该淘汰了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336人参与),93.7%的受访者认为“送礼就是送钱”风气给青年带来很大负担。受访者中,70后占34.8%,80后29.4%。82.1%的人为在职人员。

  人们最常送的三大礼物:土特产、烟酒、钱

  调查显示,17.7%的人表示自己经常送礼物,50.7%的人有时送礼,仅31.5%的人很少或从不送礼。

  人们通常送些什么礼物?71.8%的人首选“土特产”,56.7%的人会送“烟酒”,54.1%的人直接送“钱”,31.2%的人选“礼金卡”,13.5%的人选“奢侈品”。

  “‘礼’有行为、举止、言辞、修养、情感、物质等多种表现方式。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是,精神层次的礼越来越少。”天津市民张凯认为,现在送礼都是越精美越好,否则要被人笑话。这些礼物虽然看上去华丽,却没有多大用处,很多只能当做礼品转送别人,实在送不出去,就只能扔掉。每次过完年节,小区里的垃圾箱都堆满了精美的礼品盒。这些“虚礼”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

  北京市民何艳波说,当下送礼风气太盛行了,求职送礼,升职送礼,升学送礼,择校送礼,连孩子上幼儿园也要给老师送礼……一般物品人家还不愿意要,巴不得直接送钱最好。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靠金钱维系,这样的社会还有情感可言么?

  调查显示,66.0%的人送礼是出于礼尚往来,51.6%的人是为了答谢他人,45.6%的人送礼初衷是求人办事。同时也有61.6%的人是为了增进感情,49.1%的人是为了表示尊重,25.4%的人是出于纯粹的交流。

  山东济南市民刘慧,逢年过节都会去探望自己的高中老师,每次只带一样礼物——一箱红枣牛奶。因为老师特别爱喝红枣牛奶,刘慧一直牢记老师这个小爱好。老师看到学生还这样惦记自己,特别感动。“与其买贵重的礼品,还不如送点不贵、但可以送到人心里去的东西。”刘慧说。

  什么样的礼物最能表达心意?60.5%的人选择“符合对方心意的”;58.9%的人表示“礼轻情意重,只要是精心准备的礼物都可以”。仅15.0%的人认为贵重礼物最能表达心意。

  75.2%的人认为青年送礼附着太多功利色彩

  调查中,仅24.3%的人认同“送礼就是送钱”,52.1%的人表示不认同,23.6%的人表示“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多达93.7%的受访者认为“送礼就是送钱”的风气给青年带来很大负担。

  “现在的送礼风气确实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初入职场的80后青年小杨坦言,看到同事都在送礼,就会担心如果自己不送就得不到领导重视,会影响前途。在感情上,别人过情人节都是送钻戒、名牌包、手机,要不就是999朵玫瑰,自己没钱送这种礼物,女友在她闺蜜面前都脸上无光。现在女孩子中流行一句话“你不为我花钱就是不爱我”,似乎都把礼物贵重程度和感情深浅挂钩了,真让我们这种家境一般的小白领“亚历山大”(网络用语,即压力很大——编者注)!

  当前青年在赠送礼物上存在什么问题?75.2%的人认为送礼附着了太多功利色彩;68.9%的人表示是青年追求档次,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59.9%的人觉得是,青年认为送礼就是送钱,不会用心准备。

  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指导部主任牛琳表示,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无论是回家过年的礼金包袱,还是取悦女友的奢侈品支出,迎合的都是对方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牛琳认为,具体原因有二:一是标准单一,现在社会将金钱作为评价人的唯一标准,当今社会盲目攀比、炫富,冲击着年轻人的心理,好像红包越大,礼物越贵重就表示越孝敬、爱得越深;二是渴求认可,外表的强大、内心的虚弱,导致了不少国人出国比拼消费、儿女回家比拼红包、情侣间赠送礼物比拼贵贱,最终让年轻人不堪重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朱红文认为,当下这种功利性的送礼方式是市场经济中不免会出现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利益的交换,比如金钱交易、权力交易等,需要全社会都来正视这个问题。“人际交往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状态,体现人的素质。送礼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

  57.5%的人认为应加强礼仪教育,让青年学会如何表达心意

  社会学家慕毅飞认为,中国过去的传统社会,在礼仪方面做得很好,有相当发达的礼仪文化。但现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礼仪教育方面有所欠缺。“送礼就是送钱”观念的盛行就是教育不够的结果。学校应该尽快开设礼仪课程,教育孩子怎样去待人接物。

  调查中,71.5%的人认为,礼仪教育的缺失带来了礼仪盲区,导致青年不懂得如何通过适当的礼物来表达心意。

  朱红文表示,伴随社会的进步,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会提升,在礼物的选择上会更加多样化,可能不会再拘泥于“送礼就是送钱”的观念,而是更重视精神层面的交流。我们应该尊重人们自主选择的送礼方式,要欣赏和珍惜交往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仅仅以物质交换来维系。应该让年轻一代知道,人的交往有很多境界,好的生活需要智慧和艺术。

  “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年轻一代可以从送礼目的、送礼对象、收礼人喜好、如何送礼4个环节来准备礼物。送礼代表的是‘我对您的心意’,而不是‘我多有钱’。” 牛琳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习了解一些国外的送礼习俗:像俄罗斯人最反感“送钱”,因为那意味着施舍和侮辱;德国人和日本人非常在意包装,礼物本身不需贵重;英国人、美国人和法国人乐于收到鲜花、小工艺品、文化书籍、画册等,浪漫的法国人还对没有捆扎的鲜花情有独钟,大部分国家的人都对礼品没有金钱价值上的要求。

  她说,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常备礼品的习惯,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小礼品,往往能在紧急而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与涵养应该成为年轻一代的送礼“内核”。

  “更重要的是,送礼物只是表达爱的一部分,送心意也就是表达爱意。所以我认为,当下应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开展一场关于‘爱’的学习,用心去感受别人细微的精神需求。”牛琳说。

  调查中,65.5%的人认为青年应秉持“礼轻情意重”的观念;64.9%的人表示应该根据对方的需要和喜好选择适当的礼物;57.5%的人认为青年应该加强礼仪教育,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和心意。(黄冲 卢迪迪)

【编辑:姚培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