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干城管,也不全是体力活
昨日,有消息称常州城管一线执法部门一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而且这些硕士城管队员中有的就是从事沿街巡查工作。有网友认为浪费人才,但这些硕士城管队员和城管部门表示,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浪费。(2月28日《现代快报》)
硕士干城管实属旧闻,早在2009年,合肥市城管局公开招聘城管队员,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经过初选,3000多人得到笔试机会。在100名本科以上街道巡查城管队员中,其中还有11名硕士文凭的工作人员去巡查。此次常州高学历城管新闻再度引人注目,且“浪费人才”论争执方兴未艾,究其原因,皆在于对学历和城管的偏见使然。
精英教育模式下,本科硕士于人心中自高一等。而另一方面,城管队员在一些人心中的印象,则属于低端的职业,特别是在城管被“妖魔化”的语境下,更放大了这一思维定势。当“高端”的硕士与“低质”的城管结合在一起,难免让人产生“天上地下的感觉”。
大学教育普及化的当下,文凭已经不再神奇。现实中,不但有专科淘粪工,还有本科洗脚工。在山东,数百名大学生争当淘粪工,在温州,甚至出现千名大学生争当淘粪工的火爆场面。相比于淘粪工的事业编制,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城管岗位,显然更具说服力。
至于城管岗位,显然不仅仅是“体力活”。从某种角度讲,城管执法的粗暴化、暴力化,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关系。“简单”才会导致“粗暴”,若是从业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寻找解题良方,在工作中去研究,在研究中去工作,则会使执法更加人性化,手段更加灵活,效果上也更加持久。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一个知法者,与一个法盲相比,肯定更注重法律的边界,以及手段的合理性,在对法律保持足够的敬畏的同时,对权利也才会更加尊重。况且,城市管理是一门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除了沟通、交流、表达和协调能力之外,还要求会懂得网络技术,电脑知识,甚至对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要求。硕士干城管,或许正是当下的实际需求。(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