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专家解读2012年高考命题 称写作应尽量避免杂文

2012年03月05日 14:23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西安市2012年新课程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隆重举办,省内各地市的千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教育部全国新课程高考命题专家组三位专家、部分高考名师、市教科所教研员分析了命题趋势,提出了科学备考策略。本报记者深入现场独家报道,为你采集到了2012年高考命题的新方向。

  独到见解

  把脉试题特点及趋势

  据悉,2012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上要求命题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高考新课标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考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试卷的背景材料很新颖,紧扣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有长效热点、也有短期热门话题,采取显性考查与隐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新课标试卷高考对考生的考查有了更高标准。文科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自主评价事物价值及发展规律上,理科则重在体现于实验考核里。对学生态度,价值与世界观的考核势在必行,命题会做到三贴近(生活、时代、社会),要求老师们在复习时注意引导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考纲中不要求考核体现地方特色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各个学科已经处在第二轮复习中,此阶段应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考生的解题对知识查缺,善于总结试题规律,以问题的解决带动能力的提高。

  击破难点

  树立信心沉着应对

  如何理性应对2012年的高考?专家组对广大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题型的基础上,还要求考生能够获取和解读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描述和阐释事物;要求考生根据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且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及结果。

  就考试形式上,专家组表示,试卷呈现出稳中求变的特点,集中体现高考的过渡性、连续性,命题形式呈现多样化。题型不再是单一形式,试卷显得非常丰富灵活,不再呆板。试题中既有漫画题、民间谚语题,又有图表分析题,能更全面考查考生提炼信息的能力、知识概括的能力,以此达到了有效考查考生的目的。

  考生在复习时应遵循扣纲脱本的原则,做到“根据已知,认知未知,获得新知。”对于大家所关心的分数占据比较大的题目,比如作文题,专家建议:考生在作文时,最好避免写杂文,杂文写不好,就会出现杂而乱的现象。作文的观点要来源于材料,论证尽量分为3个层次,用首括句的作法,主观思维要清晰,文章主旨要鲜明。考生们应侧重抓好角度做文章且要注意的是作文理念有继承性,会继续使用故事性材料,以话题为引导。

  2012年高考的热点话题是什么?专家组也给出了解答:在2012年考生必须关注十大热点。热点一:聚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热点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热点三:系列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热点四: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热点五: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热点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热点七:聚焦产品质量;热点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团结奋斗同心复兴;热点九: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热点十: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锦囊妙计

  专家给出冲刺备考策略

  目前,各个学科已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现阶段则要求考生们进行知识储备及专题训练。

  由于目前高考趋向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高考对课本知识直接考查的少了,间接考查的多了,考题更贴近于生活,贴近工农业生产,与现实结合紧密。这就要求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应考能力,尤其当考生遇到热点问题,由于这类题型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考生在备考时感到内容庞杂,而真正面对考题动笔作答时,反而无话可说。因此要以题型为载体,培养解题能力,做到知识到位,注意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大综合,在做题中及时发现问题,抓住问题,进行纠错反思。(记者 褚丹宁 实习生 陈洁)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