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多 专家吁促均衡流动发展(2)
均衡流动的文化价值
“传播知识的人,应该有多种文化视角,毕业生是全球公民,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大学提供了这样的场所,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挑战。毕业生应该学有专长,但也要有全球视角。如果全球要生存,全球的文化都要得到弘扬。”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副校长威姆斯博士说。威姆斯于1983年第一次到中国,曾出版《在中国做生意——新西兰的生意经》一书。
他说:“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包括老子哲学形成的传统,并且把这些用于解决环境等问题。西方对中国存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教育国际化会增进文化理解。”
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詹妮特·布朗博士对学生流动给予很高的评价。她说,学生的流动为学生带来巨大的个人利益,流动意味着拓宽视野、体验生活,了解自己的国家或社区以外的地方,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另一种文化,了解这种文化中的人们是怎么思考和生活的。与此同时,对留学目的地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这些国际学生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新鲜思想。
“全球商务和工业需要人们能够在不同的背景下处理事务。学生的流动催生了自信的群体,他们能够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去适应这些工作。”詹妮特·布朗说,“当然,这些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具有更广泛的冲击力,他们回到自己的社区,从事商务,领导工业发展,生产物品,提供服务,教育他人,从事研究,进行决策。”
从更广的层面来说,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知识和技术发展,国家和政府都会因此取得双赢的效果。
均衡流动解决方案
何瑞鹏研究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趋势,认为学生流动障碍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缺少信息,特别是大学的信息;动力不足,几乎没有个人兴趣;缺少资金支持;没有熟练地掌握外语;选课时间不足;法律方面存在障碍,如签证和移民等;国外学分认证滋生出相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何瑞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为留学生提供易行的担保和贷款,使用欧洲学分积累和转换系统等工具,提供更多的灵活帮助,如实习和学位论文,等等。
为了加强学生流动,欧盟委员会正在酝酿2014年的新政策,继续推进全民伊拉斯谟计划,提高申请效率,提供更多学习和志愿留学机会,开发IT支持平台等。新政策计划7年投入19亿欧元,支持学生流动,其中1.8亿欧元用于国际合作。
在学生流动中,学分转移和积累、学历认证等都是突出的问题。詹妮特·布朗说,为了学生的成功流动,需要当地和国际的资格认证,以确保符合标准的学生能够得到认证,确保学生和机构之间的公平,并且让交换生、教职员工和机构能够看到这一过程为什么要实施,又是怎么样发挥作用的。
白章德认为,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各高校也在扎扎实实做工作,以促进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每年,中国留学服务中心都会在国内举办大型国际教育展览,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提供对话平台,促进出国留学。在吸引来华留学生方面,也加大力度,特别是《纲要》颁布后,每年组织10个以上的代表团,到国外去宣传中国的教育,吸引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留学,大学都有积极性,取得了很好效果。另外,加大了来华留学毕业生的联谊工作。
白章德说:“每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促进学生均衡流动是对各国最终都有益的理想状态。有些问题需要运用东西方的智慧共同解决。”(记者 杨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