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推行职务聘任代表作制 倡导潜心学术风气
评教授首先得有1部专著、10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权威”期刊论文?复旦大学的回答是:未必。记者近日获悉,该校从2010年起试行“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2011年扩大到文科领域,今年将在全校铺开,潜心做学问的教师凭一部质量过硬的著作也能评教授。
据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周亚明介绍,在高级职务聘任工作过程中,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于判别的、个别真正优秀的文科申请人,可以申请启动“文科优秀人才代表作评审”机制。通过推行代表作制,让那些真正优秀,但又不符合现有较为“刚性”学术要求的人才脱颖而出。
候选人提出申请,经院系推荐和学校审核后,进入校外评价程序。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对其学术水平是否“真正优秀”进行评价。院系学术委员会向学校推荐校外10名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学校结合该名单和校外评审专家库,随机选择5位校外评审专家。候选人的导师、以往就读院校的教师等属于“被动回避”人员,不参加该候选人成果的外审。
如果5位外审专家中有4位或全部认为申请人“真正优秀”,那么,申请人就有机会进入接下来的评审过程,与“正常”途径的候选者一起参加后续的高级职务竞聘过程。
周亚明同时表示,复旦大学推行代表作制,并没有抛弃原有的“数论文”式的评价方式,只是把“代表作”制作为一种辅助评价手段,实行双轨评价。
2012年复旦大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实行高级职务聘任“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此前,自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历史系试点“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2011年扩展到整个文科领域,这让那些真正优秀,但又不符合现有较为“刚性”学术要求的人才脱颖而出,不用“数论文”也能评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也从今年起实行科研评价“代表作”制度,取消核心期刊ABC分级,取消打分,引导教师不搞花拳绣腿,沉下心去做学问,拿真成果出来说话。
科研评价“代表作”制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引发了教育界如何让“代表作”制度更加完善的讨论与思考。
1 不用“数论文”也能评教授
“80后”郭永秉2007年博士毕业,供职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最近他评上了副教授,成为复旦中文系最年轻的副教授。按照2011年9月评上的时间算,当时他才31岁。他晋升职称的过程,颇是经历了一番周折。
在递交申报材料之前,郭永秉并不完全清楚需要什么条件,他有2本专著、5篇论文,就把材料全部交上去了。按照学院的要求,讲师评副教授的“门槛”条件为1本专著、5篇“核心”,而且5篇“核心”中至少要包括1篇“权威”。这里的“核心”和“权威”分别为较高级别和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由学校或学院认定。郭永秉发表的论文里没有“权威”,一下子被难住了。
“本领域的‘权威’只有一本《中国语文》,上面很少发表古文字方面的论文,特别是涉及字形的,一年发一两篇就不错了。”郭永秉告诉记者,“但国内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方面的主要研究者有将近100个,其中教授、副教授大约四五十个。你想,在这上面发篇论文有多难?”
记者问:“可以考虑其他的‘权威’期刊吗?”
郭永秉无奈地说:“像《历史研究》这些期刊也算‘权威’,可是我们研究古文字的,怎么能跟研究历史的人比?发表文章的机会被他们抢光了。”
这时候,学校告诉郭永秉,可以尝试走“代表作”的路径。他顿生柳暗花明的感觉,去领来一张表格。上面允许提交三样成果,郭永秉填写了两样:一是专著《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这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成书的;另一本是《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收录了他的论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接下来的程序,就是郭永秉所不熟悉的了,反正没有再提交新的材料,也没有被叫去答辩,直到2012年年初收到通知,他已成功晋升副教授。
回想起这个过程,郭永秉说:“虽然我对自己的成果比较自信,但如果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评,中文等其他学科的很多候选老师成果比我多多了,我很可能比不过他们。通过走‘代表作’的路,我没有被漏掉,说明这个制度还是很可取的。”
在国内很多大学,一名教师从助教升到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往往是这样的过程:完成一定的教学量就不必说了,他要时常关注自己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发表的杂志是不是“核心”、“权威”,要努力地去拿项目、做课题,然后出专著、申请专利……为什么?不去关注这些,就只能原地踏步,职称晋升无望。
社会上“论文崇拜”现象的产生,与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密切相关,晋升职称、绩效考核都提出了论文或项目方面的“硬杠杠”,吸引和鞭策着教师们去不断地生产论文。于是,各种专著源源不断地出版,学术期刊一派“繁荣”,版面紧俏以至于需一笔“版面费”才能发表论文,实为学术界之怪现状。
复旦大学“代表作”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级职务聘任工作过程中,现有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于判别的、个别真正优秀的文科申请人,可以自主向学院提出申请,提交1至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如果5位专家中有4位或全部(即超过2/3)认为申请人“真正优秀”,那么申请人即有机会进入接下来的评审过程,与“正常”途径的候选者一起参加后续的高级职务竞聘过程。
两年来,复旦共有20多名教授申请人、近20个副教授申请人申请了“代表作”学术评价,最终约1/3的申请人被学校正式聘任。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周亚明表示,“代表作”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教师的支持和肯定,2012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代表作”评价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