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女强男弱现象:男孩缘何缺少阳刚之气?
从学业到就业,女强男弱现象越来越多——
男孩,你危机了没
核心提示:
曾几何时,令家长老师为之自豪和骄傲的男孩成了令人担忧的对象:学校,“女强男弱”现象越来越明显;高考,“状元郎”越来越少,“状元花”越来越多,获得奖学金的女生数量也远超男生;就业,女性应聘表现更优秀……于是,“男孩危机”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甚至在上海出现办“男子中学”的应对设想,还有人提出现在应大声疾呼——“男人也顶半边天”。
26个团支书中只有3个是男生?
绍兴一位网友最近发了一条配图微博,感叹学校里男女生干部比例失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说,不光团支书如此,27个学生会干部中也只有两个男的。照这样下去,估计以后得改口呼吁——“男人也顶半边天”。
而此前,上海市第八中学提交“办男子中学”申请方案,也是出于同样的忧虑:如何改变当下男生教育环境,应对“男孩危机”现象。
网友微博
26个团支书,只有3个男生
校园男女生干部比例真有这么悬殊?为了解事情真相,记者辗转联系上这位发布微博的网友谈先生。他告诉记者,微博里的这幅配图确实是他不久前途经一所城区中学时,在校门口的宣传栏上拍下的。
当时宣传栏上张贴着每个班的团支部书记照片,谈先生数了一下,26个人竟然只有3个男生,男女性别比例达到3∶23?!
这个数字让他大受震动,然而一旁张贴的该校学生会干部照片更是夸张,27人中只有两名男生,男女性别比例更是达到2∶25。他为此忍不住发了这样一条校园“阴盛阳衰”的直观“证据”,呼吁要“拯救男孩”。
“其实,那天我也不是突然有感而发,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聊了一会儿,谈先生向记者谈起了切身体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他回忆,他读小学时,班长是一个各方面能力表现都很不错的男生。读中学那会儿,班长也是个男的,班干部中的男生也比女生要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女班长、女班干部比比皆是,其他各方面也是女生占优。”谈先生惊叹。
原来,因工作关系,谈先生不时要与一些中小学校打交道。他告诉记者,现在开展活动,凡是向学校要求为这次活动提供一个小主持人,不说性别,到场的肯定都是女生。如果有性别要求,来的是个男孩子,说话腔调、姿态也多半让人感觉缺乏阳刚之气,像个女孩。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让谈先生不解的是,现在一些中小学赛事的组织中,除非是篮球、航模等明显带有男性特质的比赛,参加者和获奖者男生居多,其他类似书法、美术等比较中性的比赛上,获奖的学生肯定大多是女孩。
“如果按照目前这种女强男弱的状态继续发展,估计再过几年,社会上的各种性别结构、代表比例都不用强调了,甚至要强调关照男性了。”谈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
多方调查
从校园到职场,女生全面占优
谈先生的担忧并不多余。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上学时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女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比较冒尖,高中时男生的优势会逐渐显露,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据省一级重点中学温州中学统计,该校去年的在校生总数为2274人,其中男生1133人,女生1141人,看起来男女生人数基本持平。但分年级段来看,年级段越低,女生越多。
“从这组数据上来看,近两年开始,就读温中的女生人数逐年增多,女生势头不可小觑。”温州中学教务处的一位老师这样分析。
而“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最近10多年,高考状元“女升男降”的趋势也很明显。高考女状元比例逐年上升,已从1999年的34.78%上升至2008年的60.00%,上升近一倍;男状元比例则从1999年的65.22%下降至2008年的40%,未来高考女状元很有可能将“独霸天下”。
这样的态势也渐渐延伸到高校。温州大学统计,2011年该校共有本科生12077人,其中5239人为男生,6835人为女生,男女生比例分别占总人数的43.4%和56.6%。去年入学的新生中,男生为1240人,女生则达到1905人,分别占总数的39.4%和60.6%,男女生比例正在不断扩大。
不久前,杭州市妇联和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11年度杭州市妇女发展情况通报》也透露,去年杭州全日制高校在校女生44.67万人,占在校生的50.3%,女大学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而对浙江大学最高级别的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的性别统计也发现,去年获竺可桢奖学金的12人中,女生占了9名,男生只占3名。
求职过程中,男生的表现似乎也有些力不从心。据省内一家事业单位的招聘人员称,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招考中,该单位为了让更多男生进入面试,还特意降低针对男生的分数线,但最后进入面试环节的40多人中只有6名男生。
供职于广州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刘小姐表示,所里这两年录用的实习生中,都以女生为主。“其实我们想要一部分男同学。但筛选简历时发现,女生的条件都非常好。”刘小姐有些无奈,女生们的课业成绩更好,外语都过了六级,甚至有的考了专八、托福,还有些女生已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个别女生甚至在修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课程。“这些优秀的女孩子,叫你如何拒绝?”
化解危机
重视性别差异,培养担当精神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阴盛阳衰的趋势,在校园和职场日趋明显?
“男生缺少阳刚之气,与其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杭州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家长赵先生有些忧虑地告诉记者,现在一般都是爸爸忙着工作,妈妈负责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特征当然更像妈妈一些。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呵护过度,使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设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大多数家长委员都是妈妈,甚至有的连一个“爸爸委员”都没有,以至于被戏称为“妈妈委员会”。
事实上,从幼儿园、小学甚至到初中,孩子接触最多的也是女教师。
“除外部环境外,从性格上来讲,女孩子比较乖巧,读书更认真,也更能抵御网络等外部诱惑,所以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比男孩子更大。”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林慧莲教授指出,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评价,仍是学习成绩最重要。女生读书成绩好,冒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点。女孩子冒尖出来了,又可以在更好的平台上得到更多的锻炼,所以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且,目前社会上很多选拔机制更多考查知识的掌握、记忆能力,也对女孩子更加有利。
“基础教育中男生过早被边缘化或者淘汰,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男生个人的发展。而学业方面的劣势,使得自尊心受损,有可能会成为一些男生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呼吁社会关注“男孩危机”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现代的教育平等观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和学习过程的平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同时,男孩具有爱冒险、挑战、争吵、跑动的行为倾向,而现在很多学校过于讲求安全,从而使得男生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也得不到引导。
王荣华建议,教育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和教育模式,将能力评价与成绩评价结合起来,让男生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展现和认可;在测试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考试中多增加一些操作性、想象性的内容,采用多元、灵活的形式,发挥男孩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客观地评价男孩的表现和发展。另外,要逐步改善教师性别比例,鼓励更多的优秀男性从事教育事业。
还有专家指出,真正的男孩危机,是“娘娘腔”、缺乏担当精神的危机。为此,中国教育专家孙云晓与儿童心理学博士李文道等提出加强男性教育的4个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学会欣赏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学校和家庭要因性施教。本报记者 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