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新政”能难终结教辅乱象
价格“新政”能否终结教辅乱象
说到暴利行业,总令人想到诸如房地产这样的“巨头”,其实中小学教辅材料也是暴利产业。发改委昨天表示,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小学教辅材料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大部分教辅材料价格有望比目前市场价降低40%~50%。
近五成的降价空间,充分证明了中小学教辅利润之高。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出版物销售的总额大概是将近1500亿元,其中中小学的教材教辅是887.7亿元,大概占到销售总额的六成。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八成以上涉足教辅书出版,其中大多是非教育类出版社。在“捞金”的同时,由于出版机构非专业,不少教辅书甚至存在相互抄袭、错误百出的情况,教辅市场乱象丛生。
在此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积极作用。
有需求就有市场。应试教育挥舞着分数的指挥棒,任何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的教辅材料,都会被老师及家长认为有价值。尽管有教辅书编辑业内的人曾揭内幕称,那些类似“名师推荐、命题组推荐”的宣传多半都是噱头,但很多家长对此还是深信不疑。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如果不买教辅的账,学生和家长就必须承担信息不对称以及竞争失败的风险。
学生和家长本来就对教辅抱着一种莫名的信任感,再加上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为了挣回扣,拼命为教辅“摇旗呐喊”,更进一步开拓了教辅的市场。前段时间,媒体曾披露河南清丰县一名小学教师“推荐”学生到指定的书店购买了19本总值285元的教辅材料。与借教辅敛财的教师个体行为相比,一些地方甚至是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联手,采取推高教辅价格和强制学生购买等方式牟利。
教辅“新政”可以在价格上对教辅进行管制,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得到扭转之前,教辅“过多过滥”的情况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彻底改观,一种课本衍生出几种甚至到十几种教辅的乱象也不可能终结,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会因此而有太多减轻。
值得提及的是,在这次教辅“新政”出台之前,去年7月新闻出版署负责人曾经表示,针对教辅类出版市场中存在的乱象,总署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恢复过去教材和教辅的国家目录制度,一本教材配套一本教辅,由教材编写单位组织编写教材的专家编写高水平、质量有保证的教辅材料。如果实行一本教材配套一本教辅材料制,辅以教辅专营,或许可以杜绝教辅的“多与滥”。
教辅价格“新政”是个好政策,只是鉴于当下现实,还不能全面终结教辅市场乱象。(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