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行动:连接教育资源“贫”与“富”
中新网临沧4月27日电(记者 张丹)四月的临沧稍显燥热,在凤翔中学初一年级60班下午的语文课上,伴随着马克西姆振奋人心的钢琴曲《出埃及记》,开始了语文课的例行环节——听音乐自由创作。
“音乐不停笔不停。”这是“中国教育行动”项目成员梅莹到凤翔中学当老师后,给语文课带来的变革之一。
凤翔中学地处云南省临沧市郊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乡村。由于九年义务教育补贴政策,大多数家庭都会让孩子去上初中。该校初一年级班级规模约60人,而到初三规模仅为30人,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会因成绩不好、家庭贫困等原因选择辍学打工。
凤翔中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主要城市,超过七成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但在贫困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孩子无法接受优质教育,经过层层关卡后,进入大学的人数仅剩2%。教育资源不平均在中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改变教育失衡 中国教育在行动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应获得优质教育;我们终将实现,所有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凭着这样的信念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一面寻找缺少教师的农村学校,一面组建优秀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将两者连接起来,这就是“中国教育行动”。
如此坚定的信念源于成功的先例。20年前,美国教育行动组织创立,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在各大名校中享有盛名,至今已有超过两万人参与其中,为弥补美国各地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引起的教育差距起到了显著作用。
2007年,20出头的美籍意大利人潘勋卓正在清华大学进修汉语,中国的新农村运动是他的论文题目,他与自己的中文语伴,正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硕士的胡婷婷一起深入农村考察。其间,两人无意中走进了许多乡村学校,发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师资匮乏十分普遍。
“一个孩子的出生地会影响他的教育前景,从而影响其未来的人生选择。”乡村里这些别无选择的孩子们触动了潘勋卓。对美国教育行动颇为熟悉的他设想将这个模式移植到中国,从中美两国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经过培训到中国乡村学校担任两年的支教老师。胡婷婷是该计划的第一个支持者,加上在清华大学进修中文的美国人温慧玲,三人组成了中国教育行动的创始铁三角。
2008年,中国教育行动的前身“美丽中国”公益教育组织正式成立;2009 年8月,第一期20名项目老师前往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支教;2011年,中国教育行动成为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拥有150余名项目老师,分布在云南大理、临沧和广东汕头的40多所中小学,教着万余名学生。项目正计划着,到2015年能够拥有1000名项目老师,将项目扩展至3-4个省份,惠及15万农村学生。
帮助孩子发现并抵达梦想
2010年,梅莹从汕头大学新闻系毕业。“我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地方长大,自身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中国城乡教育不均,所以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做些改变。”抱着这样的想法,梅莹成为了中国教育行动2010-2012年的项目成员,现在云南省临沧市凤翔中学教初一年级的语文课。
对于满怀激情与信心的梅莹来说,起初的一段时间让她充分体验到了挫败感。学生的基础很差,许多人甚至不能掌握拼音的用法,第一次月考10多份试卷的作文部分为白卷,上课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还有些学生直接表示,“我不想上学,是家长逼来的”,“我可以在你的课上睡觉吧”,“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等。因此,如何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梅莹最大的挑战,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项目成员共同面临的难题。
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梅莹开始让学生们制作自己的《青春秘密书》,自己设计封面、目录,并写下心底的秘密,定期上交。起初,学生们对这个要求不予理睬,不写或不交的情况很多。但渐渐的,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到一段话、最终成为一篇文章,学生们逐渐接受了用这样的方式与梅莹“谈心”。
“对孩子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心去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梅莹说,透过秘密书,她知道了很多孩子的故事,她开始理解孩子们各种“古怪”的行为,并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给予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就这样,师生间逐渐信任,关系亲密起来。
在一次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中,梅莹发现两个教学班一百多名学生的梦想基本集中在同样的几个类别:“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教师”、“医生”、“警察”、“农民”。“因为这些就是孩子们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人群,对于这些连县城都没出过的孩子,外面世界的多彩是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经过思考,梅莹决定要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帮他们发现自己的梦想,再激励他们努力去实现。
梅莹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给孩子看看你眼中的世界》的日志,希望以信件和明信片作为孩子们了解外界的渠道。日志被广泛的转载和阅读,孩子们的境况触痛了许多人的心,于是承载的爱心的明信片、贺卡、信件从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全国各省市邮寄到了这个中国西南边疆的乡村学校。孩子们看着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象,听着他们从未想过的故事,一点一滴的认识了外面的世界。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梅莹教学班里的学生学会了工整的做笔记、懂得了团队合作、考试不再交白卷、成绩显著提高、也开始享受上学的时光。
在17日的“听音乐自由创作”时间里,梅莹班里的一位女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假如你做不了太阳,那就做一颗小星星吧,但要尽量使自己明亮;假如你做不了大树,那就做一颗小树苗吧,但要尽量茁壮成长。”
梅莹说,“我不知道他们以后会怎样,是否能顺利通过中考、高考,最终实现梦想,但至少他们已经改变了,变得自信、变得坚强。”
项目成员接力教育理想
两年的支教时间里,项目成员在改变学生命运的同时,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项目给我自身带来的改变?”梅莹说,很多人问过她这个问题,但她的答案总在变化,因为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收获。“目前来说,我已经从一个外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且领导力和掌控力也在不断提升。”到今年7月,梅莹两年的项目期就将结束,“之后的去向还没想清,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以后的工作领域一定与这两个词有关:教育、NGO。”
2010年,正在清华大学读硕士一年级的杨潇休学参与了中国教育行动,并前往临沧市凤庆县的一所中学教地理和物理课程。“当时只是因为自己很多愿望难以达成,也不知道想要什么,非常困惑,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支教是我喜欢做的事,为了调整状态我加入了这个项目。”
来到凤庆后,杨潇所教的班级成绩由学校排名倒数提高到在全县23所学校统一测试中,取得地理第二、物理第三的好成绩,杨潇还建立了图书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翻山越岭到学生家做家访、为他们拍全家福,拉近与学生的感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杨潇被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感动,“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快乐其实很容易,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也明白了努力再努力最终总会有收获。”
即将结束项目期的杨潇已经确定了今后的梦想,“项目结束后我会继续回学校读书,毕业后努力创办一所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打开选择的大门。”
梅莹和杨潇的选择并不是个案,从往届项目成员的去向来看,32%成为项目员工,58%活跃在教育领域,90%通过不同形式继续参与项目。中国教育行动始终围绕着“教学如同领导”的理念,将课堂上的两年作为项目成员产生变革性影响的开端,未来这群青年“领导”还将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改善中国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改变教育失衡应由政府“唱主角”
作为中国教育行动的支持者,年逾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泽彭长期关注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问题,他经常深入边远地区,通过建设希望小学、创办非营利性学校、资助贫困大学生、将山区孩子带到北京培养等方式,帮助了许多原本无法接受教育的学生。
“中国农村地区的学校缺楼,缺书,但最缺少的还是优秀的教师,西部落后地区小学老师有本科学历的不足5%,数量也严重不足。”刘泽彭说,中国教育行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输送到偏远的农村学校,缓解了部分地区师资匮乏的现状,相信随着项目的发展壮大,其影响到的地区将更加广泛。
但刘泽彭认为,公益组织只是解决问题的小溪,政府才是大江大河。
临沧市作为中国教育行动主要实施地之一,当地政府在努力发展教育的同时,为项目发展提供便利,拨专项资金为每位项目成员提供每人1000元/月的津贴,并为外籍项目成员办理各种注册备案手续,为项目组提供培训场所等。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临沧市的教师结构有所优化,项目成员为当地学校募集资金49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并募捐图书11200多册。
在配合项目发展的基础上,刘泽彭认为政府在改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问题上应有更大作为。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培养一批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逐步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笔钱要舍得花,通过提高待遇为农村学校留住好老师。”
刘泽彭还提议,新入职公务员应到基层支教一年,并将其纳入考核,若表现不合格可不予录用。还可以组织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自愿到贫困地区支教,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继续去发挥余热的,要将这些优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必须被解决,作为人口大国,若不努力提高人口平均素质,将危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政府一定要采取措施,哪怕每年只能改变1%,也总有一天能够彻底改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