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吊瓶班折射去除应试顽疾任重道远

2012年05月09日 14:4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多家媒体披露:高考临近,湖北孝感一中惊现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图片显示,灯火通明的教室内,许多高三学生边打点滴边复习,场面令人震惊。

  校方先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是国家有规定,学校每年给高考学生10元钱的补贴,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故安排学生在教室里打吊瓶。旋即又称,高考前打氨基酸,多年前就已流行,但必须学生和家长自愿,注射一瓶氨基酸,学生只出10元,超出部分由学校承担。

  校方的解释很难掩饰这一幕背后的问题。其一,“国家有规定”。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已经表示,从未听说国家关于考生氨基酸补贴一事。笔者也确信国家不会有这种规定,但地方、校方有没有这样的“激励”政策呢?从校方的解释中看出来是有的。那么,这样的“激励”为了什么?唯一的答案就是升学率。其二,“补充能量的氨基酸”。概念没错,但搪塞不了思维的昏庸。据营养学专家介绍,这种补充氨基酸的效果还不如吃个鸡蛋。氨基酸源自蛋白质,高三学生通过正常饮食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氨基酸,而大脑活动,不仅需要氨基酸,还需要糖分等其他物质,过分补充氨基酸反而会打乱人体的生理平衡。难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连这点科学常识都忘了吗?其三,“学生和家长自愿”。这句话似乎已成为管理者在应对质询时的最佳答词。学生幼稚,家长从众,管理者、教育者可不能糊涂!“高考前打氨基酸多年前就流行”,看来岂止学生、家长“自愿”,地方、学校恐怕也“乐意”,也寄希望氨基酸能有神效助考生超常发挥,金榜题名。否则为何流行多年,大家都熟视无睹呢?

  这次,媒体跑在监管部门之前,披露了这一奇观。它提醒我们,千年前“头悬梁、锥刺股”的自虐式苦读法,虽然早已不再提倡,但是类似变相的种种应试技巧、秘法、绝招仍层出不穷。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做法尽管一再被批判,但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和运行惯性却依然顽固地存在于社会运行的许多环节中,规定在某些地方政府的政绩指标里,诱惑在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心里,盘踞在那些急功近利的校园内许多角落。

  党和国家下了那么大的决心,花了那么多的精力,确立和制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为什么我们有些职能部门和办学机构还不能改弦更张,放弃某种名望,牺牲某些利益,为民族、为孩子想一想呢?当然,要彻底根除应试教育的遗毒,尚需时日。它需要教育体制的更新,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认同。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不能麻木不仁,随波逐流,首先必须身体力行。地方主管部门必须态度鲜明地承担起监管督导之责,决不能容忍、姑息那些公开或变相的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真正端正办学思想,切实为学生们的一生着想,为他们创设尽可能健康的成长环境。社会和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吊瓶班”提醒我们去除应试教育的顽疾,实现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还需要全社会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教育规律,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陈亦冰)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