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择校收费形成灰色链条 禁令严规遭遇执行难

2012年06月24日 14:2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6月,各地“小升初”陆续进入考试录取阶段。为遏制择校乱收费,国家有关部门今年以来陆续出台禁令,内蒙古、江苏等10多个省、区近期也相应出台严规。

  然而,记者在江苏、内蒙古等地调查发现,由于择校收费私下进行,似乎形成一条灰色链条,因而禁令严规遭遇执行难。

  □凌军辉张丽娜贾立君

  今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禁止以捐资助学、办“占坑班”、招收特长生等任何名义收取择校费。

  4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地在此基础上纷纷出台落实举措。

  然而,重重禁令似乎未能遏制一些学校择校收费的惯性。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先锋路小学收每名择校生1万元择校费,却未开具任何收据被当地媒体曝光,目前自治区教育厅已责令相关部门处理纠正此事。

  “没人、没钱,连片区内的学校都保证不了,真是愁死人!”内蒙古包头市的王莉女士说,因为学区内的一所重点中学每年都要招收大批择校生,下半年要升初中的儿子恐怕会被“电脑派位”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去上学。令她疑惑的是,学区内学生到底有多少,有关部门从来不公布。

  记者在内蒙古、江苏等地走访发现,在国家、地方的重重禁令下,择校收费更加隐蔽,查处难度增大。

  呼和浩特市一位长期从事择校中介的“学托”告诉记者,以前,择校费走学校账户,教育部门和学校按比例分成。如今,“上面管得越来越严”,学校收择校费根本不开发票,一般由学校指定的单位或企业收取,学校账目上根本不显示,一般性的财务审计也难以查出问题。

  对于内蒙古出台的“限期退还择校费”的规定,一些择校的家长并不买账。包头市一位家长说,好不容易托关系找人才把钱送出去,让孩子在重点初中占了一个名额,“上不了好学校,就算学校退钱我们也不敢收啊!”

  在一些校长看来,教育资源不均衡引发的过度择校是禁令执行难的根本原因。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初中的校长说,学校每年收300多个学生,可报名的有1000人左右,现在不让举办各类与升学挂钩的培训、考试,怎么选拔人才?只能凭“条子”和收费。“如果不收择校费,光凭条子,不是更不公平吗!”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曹轶明说,国家出台治理择校乱收费的法律法规很多,但从教育部到各省份教育厅都未设专职执法机构。以内蒙古教育厅为例,分管义务教育阶段的只有基础教育处和监察室共10人,面对全区4000多所中小学,况且又没有执法权力,着实难以监管。而审计部门对学校进行审计时,只审计有账目的内容,择校费这种隐蔽收费行为无账可查。

  南京市一位家长说,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禁令,但至今还没有听说过哪个校长因为收择校费而被严肃处理,“治理择校乱收费要动真格,不能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在南京家长李锐看来,治理择校乱收费最好的办法是公开透明。学校公开择校费的来源、去向,社会才能更好进行监督,“现在的问题是每个学校的巨额择校费流向何处,谁都说不清楚。”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光凭一纸禁令难以遏制择校乱收费顽疾,相关部门应出台违规惩罚措施和配套执法机制,对顶风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动真格的。同时,公开学校收费账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长远来看,各地还应把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根子上消除过度择校现象。

【编辑:邓永胜】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