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生消费图解 恋爱旅游等支出越来越多
大学生消费图解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受到商家越来越多的追捧,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4年的大学生涯,一个大学生需要花掉多少钱?这些钱主要花在了哪些地方?在学校里,贫困家庭的学生、普通工薪家庭的学生和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学生过着怎样不同的生活?记者对首府地区多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别让“大手大脚”成为毕业遗憾
最近,大学毕业生遗憾体表达火爆网络,“大学期间最为遗憾的是大手大脚,花了太多不该花的钱”,也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时的诸多憾事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年轻人更多地生活在比较安逸的环境中,较少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花钱对于他们来说,如同想喝水时只需打开水龙头一样容易。而当“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至上”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入大学校园,“节俭是小气、吝啬的寒碜行为,奢侈才是气派、潇洒的时尚行为”的观念便弥漫在一些大学生中。于是,他们追求奢侈,名牌服装在身、名牌手机在手,花钱很少会有计划。
然而,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重任的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和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至关重要。面对现实,树立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有赖于外部的教导和大学生自身的自我约束。其中,承担教书育人任务的学校责无旁贷。
大学校园,应把勤俭节约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一种节俭为荣、浪费为耻的校园消费环境。要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当参加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意义。而作为大学生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消费更不能完全放纵,要清楚孩子每一笔比较大的花销,引导孩子养成科学消费的好习惯。
此外,大学生个人的自省和自我努力更是关键。培养理财意识,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知道这也是一种生存能力。所以,大学生们不妨从进入大学那天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花钱要有计划,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花,莫等到毕业时留下许多不该有的遗憾。(丁燕)
按基础需求计算,4年至少花费3.8万元到7.2万元
据悉,我区大学生4年的学费大多在1.4万元至4.8万元之间。
除学费外,不得不提到的是吃饭的支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高校食堂的伙食费均不算高,如果学生每顿都在食堂吃饭,平均每天需要花费10元左右。如此算来,每月基本伙食费为300元左右。而如果购买衣服、日常用品、电话费等按300元来计算,学生每年在校时间近10个月,4年里,每名大学生至少要花费3.8万元到7.2万元。
上网、通讯、考证、恋爱、聚会、旅游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
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他们的消费热点。
“和以前相比,学生买书的费用大打折扣了。”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范慧明老师说。“大学生花费在上网、通讯、考证、恋爱、聚会、旅游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花在购书上的费用则寥寥无几。随着电子产品、汽车等商品价格不断跳水,大学生也成了电子产品消费和考驾照的主力军之一。”王颖是内蒙古经贸外语学院大三的学生,半年前她报了驾校。她说: “拿上驾驶证,毕业后找工作就多了一技之长。”
对于绝大多数女生来说,服饰、化妆品消费为日常消费的主要部分。而恋爱投资、人际交往投资也日渐变成学生们日常消费的大头。“没谈恋爱时,每个月大约1000块钱就够了。有了女朋友以后,花销自然就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王波感慨道。他说,和女朋友吃饭、看电影、购物,每个月花费都要近千元。这还不包括圣诞节、情人节、生日等节日礼物的花费。他表示,种类繁多的聚会在大学里是家常便饭,同学过生日、入党、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讲人情。
向父母要,勤工俭学,钱的来源各不相同,消费层次呈现两级分化
刘冉冉是某高校大三的学生,家境殷实。除去每年7000元的学费,800元的住宿费,家里每个月会给他1500元生活费。他大概算了一下,平均每日饭费要花掉30元,每月买零食要花150元左右,外出花销要350元左右,游戏娱乐要100元左右。他说:“家里没限定我的生活费,没钱的时候就会和家里要,基本上我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要2000元左右。”
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喜欢奢侈品,这是一些家境相对很好的同学,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档消费,档次低的东西看不上。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9级会计系的王艳,来自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固定工作,家里3个孩子都在上学。前年,一场意外中老父亲摔坏了膝盖骨,失去了劳动能力。考上大学那年,王艳申请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上学期间,她一直坚持做各种兼职工作,两年后她又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奖学金。她说:“我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但我感谢贫穷。在同学眼里,我是小财迷和拼命三郎,因为我是穷人的孩子,有责任为家里减轻负担,我不会挥霍父母的血汗钱。”
井丽洁来自包头,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二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她到呼和浩特一家琴行做起了兼职古筝老师,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所得供自己上大学。“我会买一些我需要的物品。该花钱的时候不会少花,不该花钱的时候不会乱花。”她笑着说。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讲求实际、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仍是当前大部分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买东西时,我们会对价格、质量做一个衡量,然后才会考虑品牌或者根本不考虑是否是品牌,合适的就是好的,我们花的钱不管是父母的还是自己勤工俭学挣的,都不能乱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学生高静说。
内蒙古建筑职业学院的谢珍老师说,现在学生的消费层次呈现两级分化,有的非常节俭,有的则是盲目攀比、追求奢侈品消费的良好感觉,尤其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消费行为,会带给贫困家庭的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很好的引导。不管是对家境富裕学生还是对家境贫困的学生,都需要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消费观。
消费方式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其消费方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变得更方便更快捷。
“现在我不必带过多的现金上街,坐车用公交卡,上网有网卡,运动有健身卡,刷卡消费既方便又安全。”高静说。
近年来,随着大学校园内越来越多银行信用卡的“摆摊设点”,大学生俨然成为各银行争夺的又一“领地”,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已经越来越普遍。张越是某高校的大三学生,说起使用信用卡,他概述为让人又爱又恨。“因为不是花现金,每次刷卡消费都不觉得心疼。可到了限定时间,拿着长长的账单去银行还钱时,又感觉麻烦得不行。想着从此不用信用卡了,可又像上了瘾,戒也戒不掉了。”
一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变得很有必要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李成林老师认为,当前大学生在消费时出现的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有关。
“当今的大学生敢花钱却不会花钱,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李成林说,“有计划地花钱是一种能力。大学生应学会记账,懂一些财务管理、经济规划等知识,科学理财。在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后,可以把剩余的钱用于丰富知识技能,进行自我增值。还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勤工俭学,积累社会经验。”
他表示,作为大学老师,应及时客观地为学生分析社会上的消费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要引导学生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另外,还应注重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当然,消费方式大多时候并无所谓好与坏,但让大学生消费真正提升到合理、科学的层次,对大学生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好的帮助。(记者 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