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规范撤点并校,倒逼教育投入别打折扣

2012年07月26日 15:3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据7月24日央视报道,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力图解决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班额过大等突出问题。教育部表示,将严格规范学校撤并行为,多数家长反对的,将不得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在在校生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适度进行撤点并校无可厚非,但其实施必须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前提。否则会带来诸多问题,如学生上下学过程出现的安全隐患。目前看,越是偏远落后地区,撤点并校现象越严重,也相应地成为校车安全事故的重灾区。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推进中,始终强调地方在撤点并校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要保证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但三令五申之下,撤点并校现象依然愈演愈烈。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7年这9年间,全国在校生人数减少了24.3%,而全国学校数目减少了47.5%。

  如此尴尬的结果,缘于撤点并校风潮契合了一些部门的某种需要。从表面上看,一些地方热衷撤点并校,是求大求全的心理在作祟。毕竟,撤并小散弱的学校,将其整合为大而强的学校,更容易在各种考核、竞争中胜出,教育政绩因此也更为光鲜亮丽。

  更核心的因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欠债太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维持那么多学校的正常运转。国家撤点并校的政策一来,恰好借力依傍,并且利用“限定条件”过于原则化的漏洞,通过大肆撤点并校来降低学校的管理和投入成本。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痼疾。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金字塔型”:在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一级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约2%。这种投入结构决定了越是基层偏远地区、越不应撤点并校的,反倒有撤点并校的动力,因为这会最大程度减少当地财政负担。

  理解了这样的教育投入结构,就会明白为什么从1993年起,中央政府两次庄严承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遭遇两次落空的尴尬。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承诺尽快实现4%的目标,但如果不改变目前教育投入的“金字塔型”结构,即便中央财政能够按照自己的份额实现配套资金的投入,基层落实起来也会面临动力不足甚至阳奉阴违的局面。因此,调整目前的教育投入结构,让中央财政承担更多的教育投入责任,并保障教育投入足额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撤点并校风潮。(贺 方)

【编辑:马学玲】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