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同学”乃痴人说梦
目前西安一些名校陆续接受报名,一些家长明知子女学习成绩一般,却非要花费好几万让孩子上名校。家长说这是为了孩子能交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硬关系。
所谓的“拼同学”,可以说是“拼爹”的衍生品。一个“拼”字,本来传递的是顽强向上的精神,如今在部分人眼里,散发着功利主义的味道。
在这些家长看来,“拼同学”可谓是颇有眼光的“长线投资”——那些上名校的学生当中,想必有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想必有很多成绩好、有出息的孩子。自己孩子没有“好爹”拼,不妨借同学的“好爹”来拼拼;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不妨借同学的成绩来用用。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这种“投资”是最庸俗最失败的。
同学情,是世间比较单纯的人际关系,一旦建立,确实终生受益。但是,本来单纯的同学关系,如果掺杂了太多功利因素在内,就不能再简单归结为同学情。按照社会学逻辑来讲,只要存在太多功利因素,关系就必然要建立在利益大致对等和互换的基础之上。想借同学关系一味索取,以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且,社会的成熟程度与潜规则是成反比的。时代在发展,“拼爹”肯定会退出社会舞台,那些或明或暗的潜规则、拉关系,最终也肯定会烟消云散,比拼能力而非倚仗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大势。
更甚的是,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勉强挤进名校,有可能因成绩落差太大,而产生厌学心理。何况,目前一些所谓的“名校”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根据成绩分重点班之类,成绩平平的孩子结交好成绩同学的希望大多会落空。倘若拼成“纨绔子弟俱乐部”,沾染一身不良习气,恐怕是家长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毋庸讳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但在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里,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常态。学有一技之长,自有一席之地,本来纯洁的同学情,何必用“关系”去庸俗?(易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