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做个靠谱青年 不能个个成“苍井空”
开学第一课:做个靠谱青年
秋天了,也到开学的日子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考试成绩理想或不理想的,如愿或不如愿的,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大升研,有书读,总是好的,因为你还能告慰自己,我正在一步步地陪伴着青春,享受着青春,做个靠谱青年。
张爱玲有个经典的比喻,关于婚姻的,说婚姻就像华丽的鞋子,美丑外人一看便知,但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拿来说学习,谈生活,聊青春,道理还是通的。每个新学期的开始,每一段青春旅程的走过,时常驻足停歇,理一理,试一试,舒不舒服,有没有挥霍虚度,自己其实最知道。
巨大的质变总会有量变的过程,命运的齿轮不会在一瞬间做出多舛的转变,日积月累过后你会发现,曾经的相似怎变成如此的天壤之别?也许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是同一高度的云,几年以后,就被社会刮成了不同等级的风。生命的世界没有google地图。当看不清自己的青春轨迹,摸不清自己的青春脉搏时,就有必要重走一遍青春了。重走青春,是现在热播励志剧《北京青年》的口号,颇能引发同感。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惹得不少年轻人泪奔涕流。
大家的思绪跟着四个靠谱的北京青年,回到25岁之前那苦逼的光辉岁月,做创意的被领导抢功,做职员的被同事算计,做记者的分不到好线,青春的苦难早已在步入社会那一刻得到深埋,所有的委屈与不甘除了化做当时的怨气,便只能希冀几年后可以有所成就,至少再次谈及初始的青春也成为教育别人吃苦耐劳的证据。
我们伴随着父母动怒时赐给我们的“五花臀”,畅想着和青春期时暗恋的单车女孩一起游车河,回忆着无数条令我们瞠目结舌的新闻,随便就能列出的注水牛肉、袭击医生、贪官外逃、问题胶囊等,我们长大了,现实解构得我们性情大变,情绪败坏。
有人说,才多少年的功夫,信仰丢掉了,新信仰没来,传统抛弃了,新传统没来,文化消失了,新文化没来,规则破了,新规则没来,人物倒了,新人物还没来,道德崩了,新道德没来……还有诸如敬畏、信念、精神、追求、奋斗、良知、公平、正义、信任、诚实、仁慈、法律等等,皆泡沫成了那些随处可见的“楼脆脆”、“房倒倒”、“范跑跑”。百年生计的民生大桥,还没等竣工就已经哗啦坍塌;挂着安全生产警示牌的煤矿,成了随时把命搭进去的陷阱。在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最牛的人早已不是预言家,因为所有人都能预见未来。那些在空中楼阁里整天喊着文学死了科学死了艺术死了小说死了诗歌死了教育死了的人,其实一点也不文艺,更不高尚。真正牛逼的人物,是那些埋头做事并咬牙坚持的人。即使潮流变了,他从未改变。
青春是碗饭,但不能光吃青春饭。要让青春不留遗憾,一定要将果实向里面填满。开学了,做个靠谱青年,多留意身边的书店,钻进去,享受吸氧的快感。
其实一个看似渺小的人文书店,正是城市的一隅文化绿洲,可以存续文化香火,可以相互取暖,可以让有思想的市民有个落脚之地,也让独立思考的学生,能有个驻足解惑的驿站。当人们提起某一个城市时,除了说那里出过红十字会认干爹的郭美美,有超标违建的厅堂会所和大学,还能想起一两个说得过去的书店,那么这个城市也就算是过得去。
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日复一日地学,还要吾日三省吾身地思,我们的孩子,总不能个个都变成“苍井空”吧——一代苍生坐井观天望着人家自由的天空。“不然你拿什么回忆青春?”孟非关于恋爱问题时说的一句话,我们应该时常拿来扪心自问。(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