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大学校长职业化:需遴选、激励等制度鼓励

2012年09月24日 17: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教育家办学是职业化实质

  时代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我赞同这一命题。我们姑且不从纯学术研究的角度去界定什么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单从现实的意义去理解,“大学校长职业化”即“把大学校长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首先,“专门的职业”要求大学校长是“专职”、“全职”而不是“兼职”。大学校长是“校长”而不是“官员”,是“校长”而不是“学者”;大学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甚至全部精力用于“当好校长”,用于管理、经营好自己的大学。这本来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实中,校长的选任、管理、考评乃至社会评价偏于“行政化”倾向,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明确行政级别及与之相关的待遇等等,谁当上了大学校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当上了什么级别的“干部”,校长成为一种行政职务,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科层体系”。这种状况对校长能否真正地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办学规律自主办学是有深层次影响的,也不利于校长“心无旁骛”地专职于学校管理。

  大学校长应该有比较雄厚的学术背景,但一旦成为校长,就不能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当“专家”。目前大学校长不甘放弃学术事务,有本人热爱专业、舍不得放弃的因素,更有多方面的现实原因。仅以个人收入而论,一名专职副校长与同年龄的有课题、有教学任务、带研究生的副校长相比,个人收入差距达2-3倍的绝不在少数。带博士、做课题、得奖项、当院士还有更多的获取各种资源和利益的机会。另外,退出机制的不健全也给全职校长带来对未来的顾虑,这也是大学校长不放弃学术的重要原因。大学校长的“全职化”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

  其次,“专门的职业”指大学校长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内涵、特点、工作范畴,具有专门的职业行为标准、职业能力素质和道德要求等;职业化的校长必须具备治理学校的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家办学应该成为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追求,职业化的大学校长应该努力成为教育家。按照教育家的标准,职业化大学校长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没有对事业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全身心投入、不可能有心甘情愿的牺牲奉献。大学校长要从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高度去认识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充满热情和激情地投身职业和事业,这样才会有教育家的情怀。

  二要通晓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产生了教育学学科及其为数众多的分支学科,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大学校长要学习、掌握教育基本原理及高等教育相关理论,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目前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大学校长很少,系统接受过教育理论培训的校长也不多,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教育和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三要具有符合时代需求和学校实际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大学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办学以教师为本,发挥教师办学主体作用;要强化质量意识,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要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四要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能力。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校长要努力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做好计划、协调、指挥、控制工作;要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执行效率的提高;处理好几支队伍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处理好教学科研服务各项工作的关系,促进办学质量全面提高;处理好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现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中心,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也不断拓展,这就需要大学校长走出校门,广泛与社会联系,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带领学校在开放办学、服务社会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全职”、“专职”是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形式内涵,教育家办学才是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实质内涵。“时代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命题出发点是通过“职业化”,大学校长能管理、经营好大学,能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如此看来,“全职”、“专职”只是必要条件,仅有全身心的投入是不够的,具有教育家的情怀、能力和素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大学校长,才能真正办好大学。我们不仅需要校长们“几不”的承诺,更需要校长们“几要”的努力。

  大学校长“专职化”、“全职化”需要校长们有所无有所不为,需要校长们的无私奉献,更需要创设一种制度安排,让校长们从自身科研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从官僚体系的科层中解放出来,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教育家办学的境界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我们大学校长们不懈追求!(王旭东 作者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大学校长需要制度关怀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就职演说提出“四不”:不申报新的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董奇的表态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前关于大学校长的一个舆论焦点就是:有的大学校长担任校长后没有把全部精力用于学校管理。

  应该说,当前确实有一些校长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把全部精力用于学校管理。中国绝大多数大学校长既是校长,但同时也是有级别的官员和有学术职称的教授,他们属于“三栖人物”,既管理学校,也联络政府部门,搞学术管理。

  好的大学校长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稀缺资源,政府和社会要学会特别爱惜这些人。而爱惜的根本要靠制度关怀。中国社会如想走出一条健康的大学校长职业化道路、培养出一批教育家校长,至少以下制度要先行考虑:

  一是明确的大学校长岗位职责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是校长能够行使权力的根本,也是能对校长工作进行评价的前提。明确岗位职责需要厘清两个关系。一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界定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有效指导作用,赋予高校特别是校长充分的自主权,保证大学校长能够在一种宽松而又明净的制度环境下工作,引领一所学校发展。校长与校内各人群的关系。要通过章程的制定,保证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应享有的地位,保证校长正确清晰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减少因为职责不清晰而带来的行权不当或权力缺位。

  二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大学作为学术性机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从大学的治理架构来看,既有体现科层关系的各类行政部门,又有体现学术需求的校院系三级学术管理架构和分权,所以有学者称大学为“有组织的无政府机构”,这样的机构显然对民主管理的要求更高。这种机构的领导人,也就需要有一些特别的素质,既是管理专家又懂得学术和教育规律,应该是懂政治的教育家和懂教育的政治家。而现代大学面临境况之复杂,是前所未有,挑战来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大学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大学校长能力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这些都决定了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不同于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要符合学术机构和现代知识型社会的要求。理论上讲,民主选举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校长,显然相对更符合学术机构民主管理的需要。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快选举产生校长的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高校的范围。

  三是合理的大学校长发展制度和激励机制。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大学校长的流动机制,去年和今年新任命的不少大学校长都曾经有在其他高校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这种流动机制有利于大学校长的发展,是大学校长职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保证了大学校长作为一个职业,可以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而不会受到当前国家关于大学校长任职年限和届数的限制。当然我国未来应该进一步设计一套针对大学校长的、不同于政府公务员的发展制度。一个好的校长往往决定一所学校好坏,国外不少对本校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的大学校长在其岗位上都工作过十余年甚至几十年,我国的一些著名老教育家也曾长期担任某一大学的校长,如吴玉章、贺绿汀、屈伯川等,这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相对稳定的理念和环境是分不开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还涉及到其他方面,比如培训和能力提高等。激励机制也非常重要。大学校长是教育和文化领军人物,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拥有一批能够超越时代、具有前瞻眼光和独立思考的教育和文化领军人物。而造就这样一批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保证这些人不为生活所累,能够拥有与其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体面待遇。

  四是合理的大学校长评价制度。如何评价一位大学校长的工作做得好坏,是大学校长职业化中的一个关键难题。评价一个公司办得好坏,看公司的业绩和盈利就可以。但是评价一所大学,没有这么简单,人才培养质量怎么评价,科学研究水平怎么评价,社会服务怎么评价,都是难题。什么是合理的制度需要摸索,但什么是不合理的东西大家心中还是有数的。比如当前社会评价上的GDP主义,就不能简单地用在大学和大学校长身上。教育的产出从来都不是一个统计学上的简单概念。回顾中外国家对一个好校长的评价,都会涉及关键时刻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形成学校良好的传统和校园文化、真正增强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而这些方面都不是一时一地的量化可以评价。真正的评价往往先来自于这个学校的师生、校友再推而广之到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其实就是俗话所说“公道自在人心”,当然,这样的公道过程往往需要时间。 (胡娟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