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学校尝试打破学科界线 语数英音体美混搭
一节课上既有课文朗诵,也有音乐鉴赏,还有美术手工,这会是一节什么课?
荔湾区正在进行为期四天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在全市公立学校中最早进行“小班教学实验”的沙面小学又有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
教师没有“办公室”
走进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必须颠覆对传统小学的印象。首先,教师是没有办公室的,其次,每个班也不单独设立班主任。原因很简单,每个班不到30名学生,却配备了两名“包班”的老师。根据安排,“包班”老师必须全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因此,老师们把办公桌搬到了教室。
当然,学校还专为老师配置了一间带着浓浓SOHO味道的“休闲室”,老师们在休息时或课余时间可以过来互相交流下教学心得。
而在上课期间,教室中的情景也十分奇特,两名老师几乎在同时上课,孩子们也很自觉地分成小组来找老师指导。这样的安排,让“小班”显得更“小”:一个老师应对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自然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照”。
各学科“界线”打破
沙面小学如今的许多课程,会让传统教学工作者不懂得如何填课程表,是语文、数学还是美术?该校已经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尝试打破各学科间的“界线”。
目前,沙面小学规定,“包班”老师要打破所读专业界线,当“全科老师”。即除了图画、音乐、体育三项外,两名“包班”老师要配合完成全班所有科目的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上,学校今年要求老师们还要打破单一学科的“界线”。
在一节语文、音乐、美术三科齐上的综合课上,语文老师先朗诵了一段课文《美丽的大海》;音乐老师开始播放海浪声,并进行演奏;美术老师开始指导孩子们画出大海的感觉。
“为了孩子,没有什么不可以打破。”沙面小学校长张凤娟如是说。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的每一节课还比其他学校缩短了10分钟,即由原来的每节课40分钟调整到30分钟。做出这样大的调整,是因为她觉得,与其用40分钟去教学生简单的问题,倒不如缩短课时节省出时间,多上一节游戏课。而游戏课并不是简单的玩耍,老师会把讲课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
师生都已习惯“创新”
数学第一册中的《认识图形》和美术的《圆圆、方方和尖尖》;音乐《十只小猪过河》和数学《黄冈小状元》中一道拓展题类似……该校教师陈欢的笔记上,记满了各项课程之中的共同点。上这种“跨学科实验课”,对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考验,它意味着更精确的知识范围以及更大的备课量。
老师们笑说,如今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种特别的课堂训练。张凤娟介绍,目前沙面小学仍在不断摸索小班教学创新,寻找最好的“学科协同教学点”。(记者 李春暐 通讯员 王光琰 周荣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