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农村学校种菜养猪 1200学生有吃上免费餐
“鸭子是我们自己养的,辣椒也是我们自己种的,还有萝卜、白菜都是我们自己的!”红河县驾车乡六年级学生小梅吃着自己种的菜,脸上写满喜悦。她所就读的驾车乡中心学校变成了新时代的“农场”。自己种菜、养猪、鸡、鸭和鱼。
“穷则思变”,驾车乡中心学校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吃到保质保量的营养餐,租了农民112亩土地,开办了养殖场和蔬菜种植基地。全乡1200多名学生午餐和晚餐由此进入全免费时代。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每周都要去基地,为自己的免费餐而劳动。这就是红河县探索的勤工俭学新路。
自养自种 菜多得吃不完
与红河州同名的红河县地处边远,直到去年财政收入才过亿元,离县城有着74公里路程的驾车乡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了。
今年3月,国家实行了营养餐计划,有条件的小学都开伙了,而驾车乡一直没有人种植蔬菜,学生吃的蔬菜得从建水县、石屏县运输过来,由于路途遥远,一些蔬菜运到驾车乡就要损失1/3,所以蔬菜的价格高得离奇。
3元的营养餐根本无法让学生吃好,该怎么办?驾车乡中心学校校长白来保有了租地种菜的想法,上报后,立即得到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于是,白来保找到学校附近的村委会领导,经过多番协商,以800元/亩/年的租金,将附近的112亩地租了下来。
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买来了两台农耕机。听说驾车乡中心学校要自己种菜、搞养殖,红河县委县政府很支持,乡政府支持了2万元租地,还免费送来了鸭苗,县农业局送来了鱼苗。白校长有了自己的规划,15亩用来放稻田鱼,留出7亩放鸭子,还要建个猪圈,其余的就全部种蔬菜。东拼西凑了30多万元,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就弄好了。
今天,驾车乡中心学校的养殖业办得热火朝天——圈里有32头肥猪,塘里有1000多只下蛋鸭子,还有近4万多尾鲤鱼,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餐桌。蔬菜基地也是品种丰富,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七叶瓜、空心菜、大白菜,有十多种蔬菜。
驾车乡有22个小学和教学点,3000多名小学生。有7个小学有食堂(有很多学校人数少没有开伙),这些学校的蔬菜都是白校长的蔬菜基地供应,蔬菜基地能够供应1200多名学生吃菜,而且还有大量剩余。只是猪肉还需要外运,基地每周只有2头猪出栏,仅能供应乡中心小学的907名学生吃肉。
养殖基地变成“社会大教育”课堂
六年级学生小梅说,现在学校不光是中餐免费,晚餐也免费,吃得比以前好多了。她说,她觉得“太幸福了”。
三年级学生黑山说,每次学校杀猪他都要去围观,除了觉得好奇外,他还很馋肉,自从学校养猪后,现在几乎每天他都能吃到肉。
在此之前,有贫困补助的学生吃晚餐也能免费。只是那个时候一个星期才能吃一顿肉。白校长解释说,国家规定补助3元钱,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钱付了运费,而且在运输途中蔬菜还会损坏,3元钱的补助大半部分都吃不到学生的嘴里。现在自己种菜、养猪了,菜的成本降低了,学生的饭碗分量就足了。
勤工俭学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伙食。学生小张说,老是待在教室也会闷,现在有机会下田劳动,他最喜欢的课就是每周的劳动课,在地里,可以认识很多之前不熟悉的植物,“在菜地里认识的植物很容易记住!”
以往,老师的教学局限在不足60平方米的教室里,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却连一些常见蔬菜都不会识别。白校长说,以往的教学中重知识理论轻实际操作,学生学到的是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现在有了100多亩的蔬菜基地,这就是一个教育基地,锄草、拔草这些简单的活儿学生自己干,大一点的学生还知道怎么操作机械犁田,看看技术人员养猪,养鸭,为圈舍消毒。看得多了,孩子就懂了,比光教理论效果好得多。“将来学生到了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很强。”
自从弄了蔬菜和养殖基地,白校长还冒出了很多教学灵感。“走出小教室,办大教育”的办学理念就是其中之一。白校长认为,基地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有些人认为,驾车这个地方栽不出蔬菜。但现在学校蔬菜基地建起来了,证明了这里是完全可以栽出蔬菜的。”
虽然边远、贫穷、落后,但只要努力,一样能过上好日子。红河县委、县政府对驾车乡中心校的基地进行调研后,提出了“以勤工俭学基地为引领,带动驾车百姓改变生产方式”,这让学校的老师们感到很欣慰。
技术人员缺乏成发展“瓶颈”
据介绍,今年驾车乡中心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有10万元纯收入,除了成本外,结余部分全都用于学生的生活补助。
但是,自从搞起基地以后,一些新的情况让白校长觉得不太适应,他认为自己对驾驭市场行情能力还很欠缺。自从2012年4月承包以来,栽种出来的蔬菜共有46390斤(约23吨),现在驾车乡的学校都吃基地的菜,菜多了,为了把菜卖掉,学校还把菜拉到附近乐育乡的中小学校,可是还是有些供过于求,只得把菜拉到县城去卖。
还有一件让他更担心的事,就是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基地的工作人员以聘请的技术人员为主,以师生(班级)为辅,师生的劳动属于“重在参与”,并不能干所有的活计。“那么多的地,都是些小学生,能干多少呢?”白校长感觉到,压在自己肩上的事情太多,有点忙不过来。(王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