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异地高考难承教育公平之重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马海燕)在2012年最后一天到来前,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方案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同一天出炉。异地高考这一看上去很美的政策最终难以承载教育公平的重任。
“另一只靴子”没有落地的省份还有宁夏、青海、甘肃、西藏、贵州、四川、广西等。但这些中西部省份的关注度远没有北、上、广引发的关注大。
让人们产生这一期盼的是今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出台。
这份方案被视为提出了“异地高考”的时间表。随着黑龙江、江西、安徽、山东、福建等多省区方案的出台,人们更关心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这些人口流入大、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异地高考何时破冰,多年来形成的“学籍”与“户籍”双认证的高考限制屏障何时能够破除。
第一个发布异地高考方案、并在明年就开始实施的黑龙江省教育厅表示,推行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因为今年异地考生不到200人,对整个录取的影响微乎其微。
被视为门槛最低的江西异地高考方案只要求在江西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江西省教育厅负责人坦言,江西高考竞争原本激烈,异地考生不多,所以实施起来难度不大。
而30日公布方案的广东省显然实施起来难度大得多。父母在粤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居住证、在粤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子女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据测算,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第一大省的广东以后每年将有超过20万的随迁子女进入高中阶段就读,仅珠三角地区将至少增加200多所初中和高中。
在30日公布的北京“过渡方案”中,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均满6年只能报考高职院校,显然距离随迁子女及家长盼望平等参加高考及录取的愿望相去甚远。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坦言,异地高考的难点就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
对“异地高考”的呼吁往往打着为“进城务工人员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旗号,而最终受益者可能不是这些流动性最强的农民工。上海30日公布的与《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未超出人们的预期。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持A证的人员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高考。A证要求,外来人员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显而易见,流动性强的农民工要拿到A证不是容易的事,而“白领”、“金领”们则相对容易很多。
有城市原住民担心,在全国“一盘棋”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因为教育资源发达,录取率较高,会带来更多的“高考移民”,“即使为了孩子也应该留在这个城市”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而传统“教育洼地”人口较少且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将面临更严峻的“高考移民”挑战。
异地高考堪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资源的不均、户籍制度的牵绊、生源利益的难调、让这项关乎数千万考生的政策,难以一步到位。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看来,各地异地高考政策发布迟缓,潜在原因是各地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异地高考不仅是在什么地方考试的问题,而是与考试制度、录取方式密切相关。如何在限制高考移民和促进教育公平两者之间兼顾各方利益,需要政府强大的政治决心和高度的政治智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目前来看,北京要平衡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不适合简单采取放开报考条件的方式,因为报考条件上放开一个小口子,只能解决小部分的需求。他建议可以将高考改革和推进异地高考结合起来,打破按计划录取集中录取制度。在控制高考移民上,可以通过严格把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等方式来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