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工子弟对比城乡求学经历 曾不知英语课本模样

2013年01月03日 14:00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打工子弟对比城乡求学经历曾不知英语课本模样
杨霞在厨房中收拾灶台。

  留在城市:打工子弟的魂牵梦萦

  李鸿章、左宗棠、甲午海战……这些词汇,对于13岁的杨霞来说,遥远的就像梦境。但这个来自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中坝村的小女孩,怎么也想不到,她会与140年前名震世界的“洋务运动”沾上关系。

  今年8月,杨霞离开大山深处的老家,和两个的弟弟一起,被父母接到福州市马尾区,就读于福美农民工子弟小学5年级。杨霞的父母,在左宗棠创办的马尾造船厂打工!

  马尾造船厂的赫赫威名,虽然在杨霞的心里没有概念,这里却带给她另一种生活体验。

  最惦念奶奶和一起打猪草的伙伴

  “老家的村子里大约住了七八百人,因为没有通公路,村里根本看不到汽车,只有几户人家里买了摩托车,想吃个包子,还得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集镇上才能买到。家里还经常停电,灯光很暗。”杨霞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

  一年多前,为了尽快偿还盖新房欠下的十多万元债务,杨霞的父母和姐姐先后前往福州马尾打工,家里只剩下杨霞姐弟三人和70多岁的奶奶。

  如今,杨霞和弟弟们也随着父母外出,独自待在老家的奶奶令杨霞十分惦念。

  “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感冒,我在家里的时候经常要做一家人吃的饭菜,帮奶奶洗衣服。”杨霞说,“不知道奶奶每天怎么吃饭、谁会帮她洗衣服。每次打电话回老家,我都会诉说对奶奶的想念,奶奶总会无奈地说,‘想又怎么办?那么远的路。’”

  同样让杨霞念念不忘的,还有在老家一起拔猪草的小伙伴。

  “以前每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背起竹篓,和同学一起到田里拔猪草。”这是一天里杨霞最快乐的时光。来到田间,杨霞和同学们总会先把竹篓扔一边,一起跳皮筋、踢毽子,直到快天黑,才匆匆忙忙拔些猪草,然后朝家里飞奔而去,回到家中才发现两个肩膀被勒得生疼。

  “老家不能上网,以前的同学也没有手机,出来之后就联系不上他们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和他们一起玩。”说起这些,杨霞的脸上有些茫然。

  在家乡上四年级还没见过英语课本

  来到福州的杨霞,无法进入当地的公办小学,插班进入福美民工子弟学校五年级读书。

  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的福美民工子弟小学,是一所专门招收外来工子弟的民办小学。每天早晚,杨霞都会乘校车上下学,中午则在学校吃饭、休息。

  和当地的公立学校相比,福美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差距。但在杨霞看来,这所拥有三层教学楼、明亮的教室以及宽敞的水泥操场的学校,要比老家的中坝小学好太多。

  老家的小学只有三间瓦房当教室,教室外的操场是一块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大小的泥地,学校从不组织学生做操,下过雨后,人站在上面直打滑。学校也没有电铃,教室外面挂着大铁块,上下课的铃声就靠敲打铁块发出的声音来替代。“而且学校连厕所都没有,我们想要大小便,就得跑到附近村民家中借用厕所。”杨霞说。

  而在福美民工子弟小学,最让杨霞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对老师的尊重,老师们教学的规范。

  杨霞回忆说,以前在老家的学校里,同学们经常上课坐得歪歪扭扭、有的还乱跑乱跳,甚至有些同学快放学了才到学校上课。“到这里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好好上课,从不和老师顶嘴,很尊重老师。”这种氛围,杨霞感到很满意。

  在老家读到小学四年级,杨霞只上过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至于英语,她都不知道课本是什么模样,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更是闻所未闻。那时候考试,100分的卷子,杨霞语文只能考7、8分,数学也只有10多分,其他同学也差不多这样。

  来到福州马尾的新学校,杨霞才知道学校不仅有丰富的课程,而且还能参加跳绳、算术、朗诵、作文等比赛。短短4个月时间内,杨霞的成绩突飞猛进,在上个月结束的期中考试中,语文考了83分,全班排名第一,数学也考了70多分,没有一点基础的英语,她也能拿到60多分。

  “爸爸对我说过,虽然我们家里穷,但只要我能念好书,他就是借钱也会让我继续上学,我很想能一直念书,直到考上大学。”杨霞说。

  “我想留下来”

  结束了一天课程的杨霞坐上校车,半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位于青州街道上路的租住处。这是一座位于巷子深处的老旧民宅,杨霞的父母租下了其中一座3层的小阁楼。

  阁楼的底层是厨房,约有20平米大小,几乎没有光线,由于年代久远,木头墙壁已经明显倾斜。靠墙的长桌上摆放着电磁炉和一些装着油、盐、味精的小瓶子,屋子中间有一张破旧的四方桌,桌子上方吊着的一盏白炽灯。透过昏暗灯光,可以看到桌上散落着还没清理的碗筷和装着剩菜的碟子。

  这座小屋原本只有一层,二楼、三楼只是临时用木板搭盖的两个房间。

  20平米大小的三楼房间里,摆着两张床,生活用品和衣物随意摆放在桌上或堆放在地上,显得有些凌乱。杨霞、16岁的姐姐、爸爸妈妈睡在这间房里,两个弟弟、大伯、堂哥四个人住在二楼的房里。

  “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加班,晚上一般要九点半才能到家,等我把碗筷洗完,就要去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得煮好饭菜,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吃。”杨霞一边洗着碗筷,一边和记者聊天。

  这就是杨霞来到城市以后的生活。

  在福州,杨霞吃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花蛤、莴笋、金针菇,还能经常吃到鸡肉、鸡蛋,并时不时去逛超市、游公园、爬鼓山,但她还是有些失望,“我原来以为城市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没有破旧房子。”杨霞说。

  失望归失望,杨霞还是更愿意留在城市里,她说,“这里买东西很方便,不像老家要走很远的山路,坐公交也很便宜,一块钱哪都能去,感觉在这里会比老家过得更好。”

  10几岁的孩子,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谈起长大后的理想,杨霞希望自己能做一名幼儿园老师。这样的想法源于她对住处附近一所幼儿园的关注。“我很喜欢小孩,每天路过幼儿园,我都能看到里面的老师陪着小朋友们做游戏、玩各种玩具,感觉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很轻松、很好玩,所以我长大也想做一名幼儿园老师。”杨霞说。

  然而,对于年少的杨霞来说,未来的理想还有些遥远,能否一直留在城市,这个选择也无法由她自己做出。

  杨霞的母亲曾永飞已经替杨霞做了安排:待杨霞在马尾念完小学六年级,就把她送回老家镇上念初中,“我不想回去,但妈妈说回去念书只要花一点钱,到时候也只能听她的了。”虽然离开城市的时刻还未到来,但杨霞的言语间已经透露着不舍与无奈。(记者李效翔)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