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毒校服事件引质疑 学校管理模式亟待转变
抽查22批次校服产品,6批次产品不合格;
21所中小学学生穿着;
生产含有致癌风险校服的企业3年4次抽查不合格;
……
当上述一系列数字和“毒校服”联系在一起时,注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开学前,在上海质监部门对学生服质量的专项抽查中,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检出含有致癌风险。目前,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
“我们一来担心‘毒校服’影响孩子健康,二来怀疑‘毒校服’背后有猫腻。”作为学生家长,上海市民赵洁的不满顺着电话电波毫不掩饰地传递到记者的耳朵里,“当然这都是猜测,要消除我们的疑问,就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自证清白,质监部门也要解释为何三年均不合格的产品、厂家仍如此‘逍遥’。”
对于市民的质疑,当地教育部门以及质监部门都有话要说:
教育局有关人士称,现在校服都是由学校自己找厂家订购,教育局只负责核价,即一年做几套、不能超过多少钱,但服装的质量问题,因为教育局方面不懂服装,所以无法监管。校服的质量主要是质量监督部门在管,教育局是协管;
上海质监局则告知,对于上海校服生产企业没有明确准入机制,服装厂都可以生产校服。质监部门只能抽查,对于不合格产品会在网上公开。
如此看来,一边是校服生产企业无准入门槛,另一边是学校“自己买”缺乏统一标准,解决校服质量安全问题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关于监管,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缺乏,主要是执行不力的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表示,在这起“毒校服”事件中,目前社会舆论主要集中在不合格校服生产企业的资质以及校方为何要购买质量连年不合格的“上黑榜”产品,“此外,还需要注意到,此次校服抽查的合格率远远低于市场销售服装的合格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供应市场的之所以合格率高一些,是因为有消费者的监督等。供应给学校的反而质量不把控,那么就可能是因为只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就可以了。”熊丙奇说,学校采购往往是由校方“一言堂”,“这就很难避免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存在”。
由此,熊丙奇认为,在追究涉事企业责任的同时,还应调查背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问题,“若没有严格的处理,那么此类问题仍将层出不穷,学校安全得不到保障”。
的确,查阅相关资料,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从“毒校服”、“黑心棉”、“床垮垮”到不合格饭菜都出现在了无比圣洁的学校中,而使用者均是被称之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们。
“诸如文具、设备等采购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而需要学生交纳一部分费用的如校服、住校被褥、午餐等则是属于学校自行采购的范围,由于没有使用国家的财政资金,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严格的采购程序。”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姚金菊说,属于学校资产的采购是根据政府采购进行的,“那么包括校服在内的其他物品的采购,为保证质量则可以在政府采购的供应商目录中进行选择”。
“目前有很多人呼吁加强行政管理,比如建立‘企业黑名单’或者对生产校服的企业建立准入机制,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新的行政审批,可能会造成新的权力寻租空间。所以,根本解决之道是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通过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中的重大事宜,特别是和学生权益紧密相关的决策要有家长的参与,从而避免有可能出现的权力寻租等问题,这是解决学校安全、将不合格产品挡在学校之外的关键。”熊丙奇说。
“在转变学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可以改变和行政机关的关系。比如学校可以主动和质监部门进行沟通,建立合作关系。”姚金菊说,学校也应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除了家长外,还要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协作”。(记者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