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异地高考要防官员富人钻空子
高校去行政化、异地高考、教育公平等年年是两会的热点话题。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去行政化不能绝对,如果学术能力判断被非学术因素干扰,在干扰的地方必须去除。此外,陈代表指出,异地高考要真正让农民工的子女享受到政策,就必须做到报名公开,防止官员和富人钻漏洞。
高校排名:
不能急功近利追求指标
记者:2013年世界大学的声誉排行发布,前三名还是原来的哈佛、麻省理工和英国剑桥,清华从30名降到了35名,您怎么看?
陈吉宁:大学排名不能太认真。对各种排名指标,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看看这个排名会怎样反映教师队伍、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作为学校,我们关注,但不追求。如果他列什么指标我们就去做什么,对学校是很伤害的。太急功近利不行。
记者:对高校的评估,您如何看待?
陈吉宁:美国对高校的评估很有意思,只是公布高校的各项数据,并不排名。学生、教授、校长以及公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判断。高校应该公布指标,而不是简单地拿一个数字作一个排名。
去行政化:
最核心是维护学术权威
记者:您怎么看待高校去行政化?
陈吉宁:一个学校是好还是坏,学术能力和学术判断是很重要的。学术判断能力被非学术因素干扰,在干扰的地方必须去除。比如说,老师学术能力不强必须离开学校,谁来决定?第一,这个老师的学术能力不能让校长、系主任定,要由其他教授来定;但是他离开学校,教授又不能决定,需要行政和法律的形式让他离开。所以,所谓的去行政化,最核心的地方是学校必须维护学术权威。
记者:中长期教改发展纲要中提到,高校要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管理机制,清华打算怎么做?
陈吉宁:这个规定对清华来说没有意义,我在清华开中层会,院长、系主任坐在第一圈,处长都坐在后排的。如果有知名教授,他肯定是坐在最前排的,这是清华的传统。老清华有一句话: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这就是清华文化。
异地高考:
要让农民工子女享受权益
记者:有一种说法,北大是北京人的大学,复旦是上海人的大学,您怎么看?
陈吉宁:这又说到“异地高考”的问题。前几年异地高考出现一种问题,就是有人借机把自己的孩子从高考难的地方调到容易的地方。因此,教育部的异地高考方案,必须要把富人和农民工的孩子区分出来,真正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到这种权益。
记者: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陈吉宁:采取公示等措施,保证报名公开。这几年,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有机会上清华,清华大学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去年开始,增加对中西部12个省市的招生指标,面向全国590个贫困县启动自强计划,让贫困地区的考生参加清华冬令营,不让贫困县的学生跟发达城市的学生放在一起比较,而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放在一起测试。去年有30多个这样的学生进入了清华大学。
记者:对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主要测试什么?这样的方式就保证公平公开吗?
陈吉宁:测试毅力、勇气、品德等。通过扩大对贫困地区招生名额的方式,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进入清华。这对学校也是有好处的,大学生中必须有来自贫困家庭的,这有利于学校的学风。为了保证公平公开,还会对测试通过的孩子家访,保证他们是贫困家庭出身。
人才培养:
与经济产业脱节确实存在
记者:最近有大学生在网上晒自己年薪才5万元钱,还不如身边的农民工。您怎么看待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陈吉宁:现在大学生就业确实压力大。大学确实有教育跟经济脱节、跟产业脱节的问题。产业界意见也很大,说大学培养的学生到岗没法直接用,需要再训练几年,这个问题必须要面对。
现在要做的是要加大学生的实习、加大教育的投入,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跟学生在一起,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学生来。
晨报首席记者 姜葳
记者 陈琳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