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史上最难就业季? 专家:就业难的是心态
699万,这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51.4万人,这是201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样创历史新高。“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袭?
5月21日,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全省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暨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上,记者调查发现,专业结构、工作经验、吃苦精神成为眼下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门槛。省人社厅就业办副主任孙银正直言,史上最难就业季,难的不是就业是心态。
招聘现场“冷热不均”
此次活动由省人社厅、教育厅、总工会、工商联和郑州市政府共同举办。启动仪式上350多家企业提供近万个工作岗位,涉及营销、电子、机械、土木工程、行政文员、人力资源等。当天,记者看到,现场“冷热不均”。一些文员、会计、销售等岗位的企业招聘处有不少求职者,而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岗位却少人问津。河南红宇集团招聘机械制造、车辆工程、金属焊接等诸多岗位,但直到上午11时左右,还无一人前来求职。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王先生说,这些岗位都要求是本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但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结构不对接。
不少大学生求职依然在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作经验前止步。“理赔专员只要有工作经验,高中或大专学历都行。”河南省鸿泰物流有限公司的汪女士直接亮明态度,她说,理赔专员需要有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沟通协调能力非常重要。虽然河南理工大学一位姓张的同学在工地实习过一个月,但当河南矿业建设集团副总梁先生问及一些专业实践知识时,他低下头说:“我只是打下手,用钢尺测量。”梁先生告诫他,实习一定要从一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到结束,各方面都要积极参与,这样才是真正的实践,才能积累工作经验。
“应届大学生没有经验也可以录用,但一是要在校各项专业成绩优秀,二是要能吃苦。”梁先生告诉记者,每年集团都会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由老师亲自带领进行培养。但一年见习期过后,总有一半学生离开,大多因为吃不了苦,不踏实工作。“只要用心学习,有吃苦精神,就业并不难。”
就业难难的是心态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影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截至4月底,全省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42.7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省人社厅就业办副主任孙银正分析,从今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情况看,部分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人为抬高门槛,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一定程度挤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受产业结构、技能结构和择业观念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然突出。
“史上最难就业季,难的不是就业是心态。”孙银正说,大学生要摆正心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先就业后择业。企业要吸引人才,除了在工资待遇上下工夫,还要有吸引大学生留下的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企业吸纳人才,我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将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对接服务,加上为期一周的民营企业招聘周,预计将有8000多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多万个就业岗位。(记者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