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街头采访防范性侵教育 家长:男孩不需防范
骄阳似火的5月,一则则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的新闻见于报端,令不少家长在这个炎热的季节直冒冷汗,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讨论。那么,家长们有没有教育过孩子防范性侵犯?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近半家庭从未教授性知识
根据优数咨询推出的防性侵教育调查结果显示,86.6%的受访者称,会教育孩子防性侵,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不过,调查者中也有37.4%的人表示“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防性侵”。如果对孩子进行包括防性侵在内的性教育,选择在什么阶段进行为宜?49.9%受访者选择“小学阶段”,24.9%的人选择“学前阶段”,20.4%的人选择“中学阶段”,还有4.2%的人选择“孩子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告诉他们”。
对于孩子的防性侵教育,海口的家长做得如何呢?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2~14岁孩子的家长,结果发现,10人从未教过孩子性方面的知识,更别提如何防范性侵害。问及原因,许多家长都表示不知如何开口对孩子讲,还有一些男孩的家长则表示,男孩子不需要防范性侵害。
对于“男孩不需要防范性侵害”的说法,本报法律顾问回应说,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受到性侵害。国家现行法律有空缺,如果男孩被强奸,法律会按猥亵罪论处,判三到五年有期徒刑;但如果女孩被强奸,罪犯最高可被判死刑。
那么,为防止孩子被性侵,应该做些什么?优数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78.7%受访者选择“对性侵未成年人者进行严厉的处罚”,77.3%的人认为“从家庭教育阶段就要给孩子普及必要的知识,让他们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72.5%的人选择“完善法律,对性侵的形式、主体等更加明细化”,还有71.2%的人认为“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孩子面对采访无从回答
据了解,在美国,孩子被强暴和性骚扰是刑事重罪,要受到严厉的惩处。为了避免孩子遭遇强暴和性骚扰,从孩子幼年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中,幼年教育有两个阶段,学校教育有四个阶段,也就是说从出生到18岁,孩子在六个阶段要接受防止强暴和性骚扰的教育。而在我国的教育机制下,学校基本没有开设过性教育的相关课程,未成年人在校园接受性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更不要说如何防范性侵和性骚扰了。
海口一所中学的符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他们从来没有给学生上过性教育课。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就是,“看着一教室的半大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口”。
市内某重点小学的班主任王老师也表示,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但课程并非专门教授性启蒙知识,而是防火、防震知识等。
这些老师的说法,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印证。接受采访的家长纷纷表示,没有听说过学校给孩子上性教育课,或教孩子防范性侵的相关知识。
在海口九中门口,记者拦下一名初中女生,问了她一些用电安全、火灾逃生方面的知识,她都对答如流,但当记者问“如果在公交车上有人故意触碰你的身体,你该怎么办”时,女孩语塞了,满脸通红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随后,记者又在街头随机询问了一些中小学生,发现这些孩子防范性侵害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比较常见的回答是“报警”。
性侵案暴露三重缺位
我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表示,频发的性侵案,暴露了我们在性保护教育方面,存在着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三重缺位。
家住龙昆南昌茂花园的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子已经4岁半,平时自己和妻子都会有意识地让他意识到男女有别,比如不能和妈妈同时使用卫生间、共浴,不能穿戴女孩的衣服和首饰等。有时,夫妻俩在逛书店时还会选择性地购买适合6岁以下儿童阅读的性教育画册。
市民胡女士也表示,在女儿2岁时就对她进行了防性侵教育:“告诉她注意‘三点’,任何人不能碰,碰了就打他!”
不过,调查发现,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和从小灌输防性侵知识的家庭所占比例明显偏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口明心心理咨询网创始人程毅君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家长普遍不愿提及性教育,认为这是不能讲的,是可耻的事,而孩子也会从父母的态度中感觉到性是不好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黎志灵,1999年就开始在海南师范大学开班讲授《性科学概论》,他认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缺失,一方面体现在家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校。因此,家长应重视子女的防性侵教育,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这与文化、艺术一样,是人生的必修课。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着手对未成年人遭性侵情况展开调研,掌握翔实资料,及时向外界公布实用信息———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为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筑造一道坚实防线,为他们营造平安健康的成长环境。(记者 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