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中的“逸夫楼”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题:中国高校中的“逸夫楼”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马海燕
7日清晨,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在家中逝世,享年107岁。
老人与世长辞,在中国内地不少高校自发举行悼念活动,缅怀这位慈善家、影视大亨。
当天下午,中新社记者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这是座上世纪80年代由邵逸夫捐赠的二层小楼。尽管楼宇的外部墙皮有些脱落,但整座会堂依然朴素而庄严。
此刻,这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哗,没有学术报告,也没有专家讲座,只有几位工作人员默默清洁着楼层间的每一个角落。
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说,尽管从未与邵逸夫谋面,但得知老人离开后,自己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惋惜之情,她能够做到的,就是让这里保持一份整洁。
作为人民大学曾经的地标性建筑,逸夫会堂曾是这所高校洞察外界的重要窗口。在1990年至2000年间,这里举行过数不清的会议和论坛,更是见证了这所中国著名学府的变迁与成长。
“尽管这些年学校有不少新楼崛起,但在不少学生和老师的心目中,逸夫会堂的地位仍难以取代。”在人民大学已工作10年之久的社会学系教师王水雄说,“推开这里的每一扇门,你几乎能闻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它是具有历史味道的。”
或许是与逸夫楼有缘,王水雄就读过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现在工作的人民大学,都有逸夫楼的身影。在他眼中,“逸夫楼的印记能够流淌在血液中,活在脑海里。”
本学期,只来逸夫会堂听过一次报告的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陈天增说,“尽管这里的硬件设施比起其他新的教学楼老化不少,但它仍具有特殊‘教化’意义。”
“如果未来中国的每一位富翁都接触过逸夫楼,但愿他们都能体会到慈善的力量。”陈天增说,我们缅怀邵逸夫,就是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多行善事,多种福因。
在中国内地有多少所学校得到过邵逸夫的捐赠,似乎难以有准确答案。
有人说3000多所,亦有媒体称超过5000所,网友许文广在微博上贴出的一张图片显示,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的结果近3万座,密密麻麻几乎遍布中国。
有学生感叹,从小到大上过的学校,“几乎都有一座逸夫楼……”
公开资料显示,邵逸夫一生致力发展影视娱乐事业,同时热心公益。他成立了两个基金,发展教育科研,推广医疗福利及文化艺术。他长期捐助中国内地教育、医疗等事业,至2012年累计捐助金额超过45亿港币。
傍晚时分,当记者打算离开校园时,一位女生走到逸夫会堂前,默默地将一束鲜花放在逸夫会堂正门的台阶上,转身离去。(完)
专题:邵逸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