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友问两会:就近入学能否让孩子上学不再“拼爹”

2014年03月08日 08: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讲过了房子、退休、理财、二胎,今天的《我爱问两会》,我们来讲教育。谁的教育?您的小孩。我们的话题是“就近入学”。这是今年以来教育领域最热的话题了。

  为什么热?今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很快又点出了19个重点大中城市,要求2015年这些城市100%的小学、90%以上的初中,每所初中90%以上的生源必须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划片儿到底是怎么分的?就近入学就真的不需要拼爹了吗?学区房又是怎么回事?

  北京和宁波,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计划单列市,两个相距不到1500公里的城市,都在教育部“重点做好免试就近入学”列出的“19个大中城市”中。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向女士:你要选好小学,你选好之后,然后你再选它的所划的片区是哪些……

  这位呢,是北京的向女士,她唯一的坚定信仰就是,必须拿下最好的小学。于是乎,中关村的一所区重点成为她考察了几个月后定下的目标。2007年北京房价还1万上下的时候,她就狠狠心买下了学区房:

  向女士:就是想让我们家女儿上一个好小学,我考察了因为是海淀区的区重点小学嘛,它面对的中学也是挺好的,就买了面对它的小区的学区房。那个房子很小,47平米,60万。

  什么是就近入学呢?简单说,就是划片儿。向女士的逻辑是,先挑中学,看哪个小学对口,再瞅哪个片区能划进去,最后一步是,掏钱、买房。中国之声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20个大中城市做调查也显示,未来计划通过购买学区房实现小升初的占31.7%。不过有人也提出,拿把尺子量也知道,我家马路对面儿那重点小学离得更近,咋我家小孩儿就是划不进去呢?北京市教委罗洁副主任回答:

  罗洁:老百姓就提出来了,我们这里划了片了,但是没有一所我们认可的好学校,所以我们尽可能的每个服务片都有一两所老百姓认可的学校。我们要求划完片以后要公示,我知道我的片里面,我自己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

  距离北京1500公里之外,宁波的干先生两年前就托人费半天劲找好了关系,让儿子进重点小学。条子都打好了,突然政策变天,改就近入学了……

  干先生:关系都拖好的,说去那个好的学校。好了,这下下了个文件,不能择校了!懵了嘛,懵了一下。那只能到就近的一般的学校就读了。

  记者:当时没找之前说好的关系么?

  干先生:没有啊,他说没用啊,谁找关系谁出事情啊。买房子也来不及了。

  记者:在这个政策之前,好一点?

  干先生:哦那在这之前,只要你有关系,就拿择校费,都能进好学校。

  最终,干先生的儿子进了普通小学,在海曙区算是中等。找了关系都没用,就近入学真的能打住“条子户”“关系户”吗?宁波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张明华是全国政协委员,两会现场,他回答记者:

  张明华:现在是明显好转,而且我看是基本上绝迹了。通过关系,这个已经没用了,就是我们叫“零择校”。已经实施两年时间,现在很规范。也从来没有人来找关系。

  2014年2月,在教育部做好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19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和宁波都在。如今,北京向女士的女儿如愿上了对口的初中,而她的房子也已经从1万多一平涨到了8、9万:

  向女士:我跟你说这附近所有的房子,就我当年买那个,都涨到8、9万。我有个朋友也在旁边买了一个房子,大户型,03年买的,今年卖了,相当于一年赚100万,1000多万卖的。

  北京学区房,8年翻9倍,16平米叫价450万,花100万买一个根本没法居住的房子只为附近有重点。这样的新闻标题每天都有。往年三四月份才出现的学区房旺季,今年呢,更是提前到了春节后。花钱择校,怎么就变成了"花钱择房"呢?教育资源就不能匀一匀吗?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的吴正宪老师回答:

  吴正宪:那么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啊,现在北京市呢小学专任教师在编需求缺口高达到47%,初中这个缺口达到68%,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我现在需要10个专任教师,现在我招不上人,我只能招3个。

  07年那波金猪宝宝、08年那群奥运宝宝,掐指一算,嗯,该上小学了。北京今年小学适龄儿童人数将超18万,“史上最难入学季”到来,师资严重不足。可是,不解决,岂不意味着从前拼“爹的人脉关系”,如今改拼“爹的经济实力”了吗?这又有何不同?宁波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副校长郁俏琦回答:

  郁俏琦:以前有个别学校生源紧缺,然后缩到一个班两个班了,就是因为择校。这个片区的孩子都择校去了。因为学校规模小了以后肯定会制约他的发展。但是现在零择校一来,生源平衡了,规模回到两个班三个班四个班的规模了。那么肯定它各个方面的配套肯定会上去了,所以它会良性循环。

  中国教育部,地处北京市西城区,门口有两所中学,二龙路和实验中学。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回答,均衡化的结果正是:

  何秀超:让二龙路中学和实验中学在资源配置上逐渐缩小差距。他们(实验中学)有什么样的教学仪器设备、我们(二龙路中学)也有;他们有计算机房,我们也有;他们开齐、开全什么样的实验,我们也要开齐、开全;他们是本科老师,二龙路中学也要达到这个要求。

  如果说北京的例子,说明教育的不均衡将可能让一些大城市的就近入学变成另一个战场,少了条子,却多了票子;那么宁波的例子,则说明,正是就近入学,又恰恰在其他一些城市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化。北京和宁波,两个城市,两面镜子。就近入学,前行的路上,还需面对新的问题,还需要智慧来解决。(记者丁飞)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