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并存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手
□本报评论员 杨兆敏
昨天,本报刊发社评《正视“用工荒”背后的长期发展问题》,讨论了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的原因及出路。而正如我们很多人所认识到的,“用工荒”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纠结着诸多领域的诸多因素。我们的视野可以再打开一些。
比如,当不少企业主拿着订单苦于招不到工人、工厂无法开工时,很多大学毕业生却在踏出校门之际即迎头碰到就业无门。也就是说,一边是企业“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二者何以并存?如果联系起来分析,我们会得出什么启示?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的“用工荒”,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蔓延,而且“荒”的不只是技工,普工也“荒”。对此,人口学家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得出结论:我国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不可避免。因为,每年新增劳动力绝对数开始递减,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
为吸引农民工,企业纷纷涨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必须承认,这些做法部分是弥补从前的亏欠。可是,工资总不能无限上涨,企业也得有个合理的利润空间。出路不外乎要么产业转移,要么产业升级。
转移不难,升级却不易。不过,不负责任的大规模转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此,我们必须谨慎从事。
“中国制造”大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低端,依赖廉价劳动力。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成为必然之选。
“不要只盯住制造环节,要努力把握产业链。”对“中国制造”的隐忧,不论是从前的“微笑曲线”(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还是新近流行的“6+1”产业链理论(“6”指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1”指产品的制造),阐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制造处于产业链低端,而产品价值的90%由设计、营销等环节创造。
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我们的企业大多紧盯“制造”,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集中在技术工人和普工上,而在被忽视的环节上,正是大学生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
因此,解决“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并存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手。
要让我们的企业“不要只盯住制造环节,要努力把握产业链”,人力资源的培养至关重要。教育资源的配置如何更加合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很简单,在农民工与大学生之间,隔着一张学位证书,即大学教育。而教育是一种投资。如果毕业即失业,或者低工资就业,则意味着投资失败。那些倾全家之力、举债供读的家庭,如果最后因教返贫,他们难免会怀疑“知识改变命运”的深义。更何况,因盲目扩招等原因,一些高校教学质量滑坡,学生素质大不如前,用人单位只好硕士生当做本科生使,专科生的活儿由本科生承担。这自然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基于专家的“我国劳动力短缺趋势不可避免”的判断,当我们将“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联系起来看,我们的思考会更深入。其中之一,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教育制度、“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都应该早做调整,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