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行”需统筹谋划——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教育先行”需统筹谋划
2010年01月13日 16:2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刘振天,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对话人物

  □刘振天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教育从滞后于经济到先行于经济,是时代的进步,但单纯着眼于经济的教育先行论,日益显露出内在的矛盾和局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整体考虑和统筹谋划教育先行策略,实现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的范式转换。

  “教育先行”,已成经济发展重大推动力

  记者:教育先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孔子曾提出过“庶、富、教”的命题,突出人口、土地和财富对于教育的优先性,而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却将此翻转过来,教育取得了先行的位置。您是怎样看现实版的教育先行这个命题的呢?

  刘振天: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教育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曾说过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话:“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此后,“教育先行”概念逐渐为人所识并深入人心。

  所谓教育先行,在原本意义上,主要指教育要适当超前于现有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走在经济发展前面,具体来说,它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志: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这两条标准,当今世界,教育总体上已先行于经济发展。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2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了6.8倍,而公共教育总支出却增长了11.2倍,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和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整个教育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性。美国以优先发展教育巩固和加强在世界经济与科技中的领导地位,日本、韩国等则依靠教育的优先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腾飞的奇迹。国际社会一次次指向于未来发展的教育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日本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在经济增长中,同等量投资于人力资本(主要是教育)所产生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投资于物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先行观念也得到广泛的传播。继上个世纪先后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后,进入新世纪,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而将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高度。尽管现实中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还未能真正先于经济增长,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落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离真正的教育先行尚有差距,但“教育先行”观念却现实地成为人们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成为评估和衡量教育政策优劣的一个重要依据。

  记者: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以上个世纪教育的重建和恢复为序曲的,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在近些年,人们对教育的诟病和埋怨开始增多。在您看来,“教育先行”在国家层面上应该怎样体现才是健全的呢?

  刘振天:以经济为中心的教育先行论,有其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性,实践中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曾经警告说,教育先行是有限度的,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可引起经济的进步和激发经济活力,但如果超越这个度,则可能带来灾难,反而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则看到,传统的教育先行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本位的观念和发展模式,它片面夸大了教育的生产性、产业性和投资性,单纯地将教育局限在经济领域,以经济观念、经济规律和市场行为为价值取向,势必造成教育发展的严重偏差,形成狭隘的物质主义或经济主义,肢解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完整性,阻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超越经济本位,从单纯的经济目的转向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教育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增加物质财富,而且更重要的是合理分配财富,促进社会平等、提高社会民主化程度,以发挥其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换言之,必须把经济、政治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教育先行问题。

  “教育先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是客观规律

  记者:您提出的整体考虑和统筹谋划教育先行,很新颖,记得去年,我曾经与国内专家座谈,有人认为教育出现急功近利、功利性太强这些问题,不单是教育内部而是社会问题,是制度设计问题。这该怎么理解?

  刘振天:这是我要谈到的第二个问题,即政治文明层面的教育先行。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长久以来,教育承担着实现政治教化和社会教导的功能。当前,党中央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命题。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谋求经济增长、政治进步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融并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物质文明层面上的教育先行政策,同时也要适时启动政治文明层面上的教育先行策略。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大力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进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而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就在于加快推进并率先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为此,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确立现代教育制度,为教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学会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同时,要改变政府部门把学校作为自身附属机构的观念和政策,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学校自治自理,增强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调整教育目标、内容和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在教育目的上,既要注重满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诉求,也要强调造就各行各业有用人才的经济需要,同时更应该突出培养个体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观念,把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作为教育的优先目标和任务,教会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发展。因此,要加强公民教育,将现代民主、法制、权利、义务、平等、责任等充实到教育内容中,使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中识别权利、体认平等、获得尊重。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内部治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特别是学校要在内部管理上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包括决策要强化民主参与和民主协商,充分尊重并体现不同方面的价值诉求;学校要严格依法管理,维护制度的尊严和权威,还要强化民主监督,使广大师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教育先行,是对教育的永恒要求

  记者:不少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缺少“魂”,没有文化,说得很刻薄,但是也耐人寻味。当前,受市场经济中消极的功利主义影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教化功能,令人忧虑。

  刘振天:教育无论先行于经济,还是先行于政治,都要通过文化来实现。文化既是教育与经济或政治相互联结的管道,更是三者发生作用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先行于文化,是教育先行的本义之所在。

  一个国家可以靠发展经济使自己富有,但如果缺乏合理的政治和文化保障,这种富有便不可能持续,甚至会导致社会思想和秩序的坏乱;如果国民缺乏文化认同和整合,社会思想和秩序也不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因此,经济和政治只有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社会才可能出现繁荣、文明和进步的局面。

  教育先行于文化,是对教育的永恒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都处于迅速变革的当今时代,文化视野内的教育先行,更彰显教育本原价值的回归。

  记者:如何才能实现教育先行于文化呢?

  刘振天:教育先行于文化,要充分发挥教育改造、引领和创新文化的功能。教育不仅要选择和传播先进文化,还要用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新文化,这是教育先行于文化的内在需要和重大使命。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民主、和谐、富强的现代法制国家,市场经济是其基本体制,这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经济任务和文化任务。然而,在我国,文化变革的压力仍然巨大,教育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同时肩负改造落后文化的重任。另一方面,我国又处于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育的文化选择、文化传承面临许多难题。教育先行于文化,就是要善于在相互矛盾、冲突和对立的文化中,选择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先进文化,剔除和改造落后文化,合理吸收历史上优秀的文化,包括同时代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新文化体系。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