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为何有心无力
导读
近期,全国各地的初中生们正在参加一场不亚于高考的战役———中考。
考试本来是一种公平的评价和选拔学生的主要形式,科学备考对每个考生都至关重要。然而,就在中考临近前,长沙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打着各种“押题班”的幌子四处招揽生意,使不少考生和家长为之心动,并付出了“天价”的费用。考试过后,考生们才发觉上当受骗,天价“押题”只不过是培训机构赚取钱财的噱头。
走进考场,展开试卷,刘明发觉自己受骗了———考前参加的“押题”培训没有押中一道试题,近千元的学费打了水漂。
刘明是湖南省攸县某中学初三毕业生,中考前夕经人介绍参加了一家名为“马思特培训学校”的培训。和刘明一样,参加此类考前培训的学生还有很多。
天价“押题”风行 学生无心上课老师无心教书
“三天改变命运”、“听马思特会考串讲,几乎提前看到了会考试卷”……
一句句诱人的广告语让湖南不少考生趋之若鹜,而喊出这个响亮“口号”的就是长沙马思特培训学校。
刘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攸县某中学,大部分初三毕业生都参加了马思特培训学校的考前“押题”培训。“我怕自己会吃亏,也只好报名参加了。”
攸县某中学刘老师也向记者证实,近年来,考前参加“押题”培训之风在该县愈演愈烈,几乎席卷了每一个校园。
“培训学校极具煽动性的广告,让学生们无法安心上课,都想去参加‘押题’培训,正规的升学考试被学生当成了赌博。”刘老师对记者说。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6月6日至6月7日两天时间里,攸县就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马思特培训学校的考前“押题”培训。一堂课两小时,每个学生每堂课交纳60元的培训费,短短两天下来,每个学生参加一次考前培训要花费300多元的费用,而培训学校则可以赚取近40万元。
据记者了解,“押题”培训不仅使学生无心向学,而且大大影响了教师队伍。一些老师无心教学,纷纷跳槽到有着高额收入的培训学校教书。
“到培训班教一堂课的收入,往往比在学校教一个月的收入还多,谁还想留在学校教书?”刘老师认为,此类考前“押题”班的风行,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遍地开花 交“加盟费”就可开培训班
今天上午,经过一些初三学生的指点,记者暗访了长沙几家培训学校。
在位于东塘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的大厅里,广告牌上展示着培训班开课的时间、地点和学费。前台接待处,摆放了各种培训宣传单,有初三预科班、托福雅思班等等。前来咨询报名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
一位在现场报名的家长对记者说:“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临近考试了,报个‘押题班’加强一下。再说,万一押中一两道题,不就赚了?”
正是揣摩透了家长们的心思,这些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培训机构还在不断拓宽地盘,开展连锁经营。
以长沙马思特培训学校为例,资料显示,该校先后在株洲、湘潭、岳阳、深圳等地建立了分校,有的培训班还开到了县区。该校宣传资料称,2005年底,马思特强势进驻株洲,经过近4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大、中、小学生及成人为培训对象,集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等科目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学校,年培训学生达10万人次,累计培训学员25万人次。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开办这样的培训班并不复杂,只要你向培训学校总部缴纳一定的“连锁加盟”费后,便可以开门招生,管理和培训完全靠各地培训班自己去运作。
据了解,现在长沙市一些高校或重点中学周边,都出现了类似的中考辅导班、强化班、突击班、临考押题班,有的干脆就是打着名校旗号的“草台班子”,无申报登记、无批准文号、无财务监管的“三无”状况十分普遍。学生一旦与培训机构产生纠纷,往往很难得到妥善处理。
知情人士揭露“名师押题”暗藏猫腻
打着考前“押题”的幌子招揽生意,这一做法是否违反了有关规定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单位。
长沙马思特培训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李桂认为,“押题”是正常的,大学考试、研究生考试,甚至出国考试都有押题。押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点、考点,掌握学习规律,理清知识脉络。
对于李桂的说法,一些学校老师和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家长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都送入了培训机构,整个教育制度就被打乱了。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自己没有去参加‘押题’培训班,整日担心考不过别人,想放弃这场不公平的考试!长此以往,教室里将没有老师,更没有学生!”长沙某中学老师张文音认为,这种培训班只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滋生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贻害无穷。
一位熟悉培训机构内情的教育界人士说,虽然有的辅导班信誓旦旦地许诺,所聘请的全部是名师,但这些所谓的名师,究竟又是师出何门呢?
据记者了解,今年4月,长沙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招生纪律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在编在岗公办教师未经学校批准,一律不得受聘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参与培训、管理和兼课。公办学校教师不得替民办培训机构进行宣传、发动和组织生源,不得替民办培训机构向学生收取补习费。违规者,一经查实,责成学校立即解聘。
“公办教师‘走穴’将下课,人数达5人就免掉校长!”长沙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认为,在这种政策下,公办老师一般不会违规到培训学校讲课,一些培训机构声称“请名师押题”的说法,实际是招生噱头。
本报长沙6月25日电
记者手记
事实上,不仅是中考,几乎所有类型的考试,诸如高考、考研、考公务员、英语四六级考试、司法考试等等,都被考前培训机构看作是“商机”。赚取暴利是这些培训机构的主要目的,号称能“押中考题”则是惯用的宣传伎俩。至于是否“名副其实”,那就要等考试之后见分晓了。而那时,考生交纳的费用已经落入培训机构的钱袋,想要让他们“吐”出来,可就难了。
记者了解到,对于考前培训的乱象,相关部门管理起来也是“有心无力”,因为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非常简单:违规的应“责令改正”,逾期不改者则“追究责任”。但怎么追究,追究何种责任,没有明确规定。
有律师认为,从法律上讲,考生支付金钱,培训班提供服务,双方是合同关系,培训班有责任支付与之所宣传的内容相符合的服务。如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培训班就应承担责任。至于追究何种责任以及如何追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予以明确,把追责权限、任务细化到各个行政部门,以便加强管理。惟有如此,考前培训乱象才有可能终结。本报记者 赵文明 本报实习生 艾璐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