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蹲点拍摄执法车送新生 农村娃挑担步行(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网友蹲点拍摄执法车送新生 农村娃挑担步行(图)
2009年09月02日 09:0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环境监察车”看看孩子上学环境如何?
警车驾到,也让孩子威风一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日前,一组曝光湘潭大学门口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图片在网上热传,照片显示,湘潭大学门口简直是公车大聚会,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血防专用车,无所不有,如此大规模的公车私用令网友纷纷“拜服”。

  昨天(1日),记者联系上了一位拍摄参与者,他说,他和几个朋友突发奇想,决定去大学门口拍摄“公车私用”,本来以为只能拍到一两辆车,谁知公车队伍之“壮观”,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网上热帖:

    校门口执法车队阵容豪华

  日前,一组执法车辆齐聚在湘潭大学校门的照片率先在湖南当地论坛红网发布,随后被转载至天涯、搜狐、新浪等各大论坛,成为一时热帖。

  图片显示,“公车”相当齐全,公检法、国土、公路、卫生监督用车一应俱存,甚至血防专用车也来凑起了热闹,有些照片还拍到了学生从公车上下来的情景。

  网友惊叹:“从未见过如此完整的执法车队。”也有网友戏称:“司法、公安、检察、环境监测、国土执法、卫生监督、防汛指挥……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市里部门开大会呢。”

  从车牌上看,车辆来源地几乎遍及湖南各市,还有湖南省外的车,为了送子女上学,这些公仆真是“不远千里”。

  拍摄网友:

    “公仆”之大胆让人吃惊

  来自湖南的著名网友张洪峰在他的搜狐博客里发了一个相关的整理帖子,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这些照片是他与红网论坛的资深网友和版主“蹲点”拍到的。

  “我们原本只是想拍到一两辆公车,没想到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张洪峰称:“今年7 月底,我和湘潭市的红网论坛几个资深网友聊起来,说到开学时可能会有公车送孩子,我当时断言,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应该不会出现公车公然送孩子到学校报到的情况。至少‘公仆们’可以换种隐蔽点的方式,把车停在市区,再坐出租车来学校,毕竟开学时人很多,众目睽睽,公车格外刺眼,我认为政府官员应该至少具有这种觉悟了。”

  张洪峰说,大家都很有兴趣,决定等开学时候到现场拍摄,看看实际情况。“实际情况真是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居然拍到了这么多执法车的照片。我实在太震惊了。没想到这么多官员不要脸面。”

  相关部门:

    待查证属实后再作处理

  记者从照片上看出,一辆标注有“国土执法”字样的公车的车牌号是“湘H 07391”,隶属湖南益阳。记者随后致电益阳市执法监察支队长贺建明。贺建明记录下车牌后回应说:“这个车牌不属于我们市局,不过有可能是属于我们市下属的区局,我要详细调查以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回复。”

  贺建明称:“如果查证确实是公车私用,我们肯定会处理的,不过各个局有不同的制度,具体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另外一辆标注有“中国公路”字样的公车的车牌号是“湘F3GT33”,隶属湖南岳阳,记者就此致电了岳阳市公路局办公室。公路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立即记录了记者反映的车牌号码,并表示会查证后立即回电答复。数分钟后,工作人员来电称: “这个车牌不是我们局里的,可能是交通局那边的,我们同属一个系统,也都会有这种中国公路标注的车。”这名工作人员随后提供了交通局方面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但记者多次拨打该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农村娃为省饭钱挑行李步行报到

  问“公仆” 汗颜否

  在论坛上,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帖主写道,他遇到了一个担着行李,走了10多公里来报到的新生。这个拿着扁担的农村孩子,不知道会不会让公车私用的“公仆们汗颜”。

  帖主写道,他是湘潭大学大二的学生,新生报到日那天人非常多,他和同学勤工俭学,帮联通卖手机。

  上午11时左右,阳光很毒,他正端着水杯喝水,突然发现地上一个男生在坐着休息,男生瘦瘦小小,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身边是一个书包,和两蛇皮袋行李,一根扁担格外醒目。

  帖主说,当时,他身边的小女生判断说这个男生肯定是从乡下来的。他就蹲下去和男生交谈了几句。男生说,他是从湘潭县姜畲那边的,赶了4个小时路才赶到学校。

  当时,帖主很惊讶,就问那个男生,难道他是走路来的?男生说,同村有个人到姜畲镇买农药,正好骑摩托车顺路送了他一程,就算这样,他还是步行了大约10公里路,才赶到学校。

  帖主在交谈中得知,因为怕迟到,这个农村男生早上6点多就起身了,他之所以不搭车,就是因为怕花钱,走10公里路,至少把中午的饭钱省出来了。(来源:广州日报 文/记者 陆建銮 图/网上整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