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成绩落后于女生 "男孩危机"其实是"应试危机"——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男生成绩落后于女生 "男孩危机"其实是"应试危机"
2009年12月25日 11:31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小学到大学,男生的成绩正逐渐落后于女生,但走上工作岗位后男生仍占优势——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罗欣

  “我感觉,在学习、综合素质方面,高中女生越来越突出了,而男生却在走下坡路。”针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近日撰文提出的观点“男孩危机”,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主任汪新华昨表示,“以前,‘男孩危机’在中小学明显,但到高中后,男生的潜力就发挥出来了,但近几年,男生的这种优势在逐渐丧失。”

  也有专家指出,与其说是“男孩危机”,不如说是“应试危机”,也许是校园里的应试教育更适合女生发挥。

  现象

  男生成绩逐渐落后于女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对于“男孩危机”的论点为:男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习成绩,正在渐渐落后于女生。记者采访武汉多所学校发现,的确存在这种情况。

  以初中为例,武昌水果湖一中今年的中考中,位置值小于13.3的高分层学生中,女生与男生的比例是2:1,而在武珞路中学、粮道街中学,类似情况也存在。

  在许多人认为“男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后劲大”的高中阶段,近些年恰恰呈相反状态。汪新华介绍,以理科突出著称的华师一附中,以前女生只有1/3,这两年招生的人数都接近一半。不仅如此,女生的成绩、以及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逐渐赶超男生。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吴承斌介绍,该校现在女生的比例几乎超过了男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上,男女生比较均衡,而在前些年,男生更强些,此外,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偏科情况。

  在小学,由于男生发育比女生迟缓,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小学的班干部、三好学生也以女生居多。但在大学,也逐渐出现这种态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2007、2007-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显示:前一年男女生比例为1:1.86,后一年为1:1.88,一位专家感叹,“奖学金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的综合性评价,国家奖学金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大学生奖学金,男女生如此悬殊的获奖比例和范围均表明,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危机’已相当严重。”

  原因

  师资结构、社会环境使然

  “我去年曾两次给上级领导写信,谈到过这个问题,这是一种‘民族危机’。”省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张基广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小学师资结构的严重不平衡,“我专门到北京、上海等地做过调查,大城市里小学教师中,男教师的比例仅在10%以内。

  张基广说,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领者。小学男教师偏少,没有阳刚之气,就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吃苦、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这样,到了以后的中学、大学阶段,他哪来的冒险精神和冲劲呢?”

  吴承斌表示,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潮的影响,现在校园男生女性化倾向比较明显,“面色苍白、女性气质的青春期小男生,甚至成了新一代少男少女的审美取向。”这一点,各种大型选秀节目就引起不少人的感叹:现在有的男孩子,比女生还秀气。

  质疑

  是“男孩危机”还是“应试危机”

  为何在学校女生比男生表现好?武昌水果湖一中几位老师表示,中考侧重考查基础知识,而女生较男生更细心认真,因此在中考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高考方式也更有利于女生,语、数、外三门主科中,两门是文科,需要记忆,女生更容易学好。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女生学习上的竞争意识非常强,更有毅力,反之,男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不太注重细节,容易在考试中失分。

  “我觉得单凭成绩好坏这个衡量标准,来提‘男孩危机’不妥。”全国初中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昌粮道街中学校长王朝文认为,这是“应试危机”,“只能说现在的应试更适合女生,男生比较占优势的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现在的书面考试方式往往难以检测出来,而且男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很多在工作中才有所体现,比如服装设计师、厨师,我们通常认为应该是女生干的工作,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男生做得比较好。”

  相关链接

  “男孩危机”国际化

  在英国,近些年的考试结果表明,女生几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

  在澳大利亚,男孩不仅在读写能力、学校投入和喜欢学校、教育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而且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几乎占了绝大多数。

  在美国,年轻女性要比年轻男性更愿意上大学,更可能读到毕业,而且更有可能去攻读一个硕士学位,2000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38倍。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