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4月9日电 (肖静 王文佳 谢平江)台港澳和中国内地百名学者出席的“两岸四地通识教育论坛”8日至9日在暨南大学校友楼举行,论坛共分为6场,来自两岸四地的学者对两岸四地的通识教育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讨论。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台湾、香港、澳门数所高校和内地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数十所大学学者。广东省教育厅相关官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的黄俊杰在发言中强调提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识教育是对知识和生命的深化。他认为,在建构“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优质的通识教育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还提出,教育工作的意义感比薪资更加重要,通识教育是一项相当费心与费力的工作,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目标。
澳门大学中文系的朱寿桐教授则和学者们一起探讨了通识教育的深度模式。他认为,通常理解的通识教育采取的往往是广度模式,即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出发,多方位调动受教育者对于更广泛的基础支持的兴趣,综合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素养,以达到全面发展其健全的人格和品质的目标。
来自内地数十所高校的学者们也相继发言,分享了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教育中的经验,并发表对通识教育未来发展和走向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两岸四地的学者们通过这次论坛在通识教育上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讨论和友好的切磋。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老师说,“这次论坛,让各位学者坐到一起来对通识教育进行一次大交流,这不仅关乎学者们的学术进步,更是与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们息息相关。”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引发众多研究和讨论,但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