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31日,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美术专业2010年新生入学考试。该系预计招收4个专业共75名学生,但考生却有5000多人——
1月31日早7:00,考生们已经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操场上排起了一条条“长龙”。寒风中,他们拿着画箱、拎着画板,眼神中有兴奋也有茫然。
从山东来的小陈等几个学生说,他们昨天还在来北京的火车上,没有座位,就窝在车厢的一个角落。因为山东省的联考考试时间和中国戏曲学院的考试时间相冲突,他们都不想放弃,考完山东省的专业联考就马不停蹄奔了过来。
考前培训十分艰苦
考场里,往年一个普通教室里能坐30个考生,今年是40个。学生一个挨一个,尽管把窗户和门都打开,可是空气依然很污浊。监考的马老师不禁感叹道:“考生越来越多,竞争太激烈了,这比例都到百里挑一了。”
上午素描考试后,很多考生坐在学校的路边吃带来的食物,困了,就用画板支撑一下打个盹……他们对下午的色彩考试不敢懈怠。
男生小西说,对“艺考”生来说,这点苦不算什么。他们大多都参加过考前培训,培训的画室一般设在北京郊区。有些学生守着没有暖气的屋子,坚持好几个月作画。因为培训费比较贵,考生们生活费花完了,就啃馒头就咸菜、就生姜,没有条件煮东西就用暖壶煮挂面……他们衣服上常带有大片大片的颜料,显得邋遢不整洁。女生小妮的手因为在冬天画色彩,手上关节处冻出了大口子。男生小涛戴着口罩轻轻咳嗽,他前两天感冒发烧,也不敢耽误考试。
虽然“艺考”之路如此艰辛,但在很多考生看来,“艺考”已经成进入高校的一条捷径,文化课成绩低、专业新颖,想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成为比高考独木桥更难过的“钢丝绳”。这种压力,比起生活上的艰苦可要苦得多。
“艺考”复读生逐年壮大
那些常年学习美术的学生,很多专业能力很强而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也有一部分学生,文化课比较好,期待着能进入好的大学,从而临时“抱佛脚”选择“艺考”这条路。
因为选择“艺考”的人越来越多,“艺考”复读生的队伍逐年壮大,复读一年两年的考生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为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复读了七八年的。
男生小西来自河北,这是他第三年考中国戏曲学院的动画专业了。2009年,他专业成绩合格,虽然文化课达到了前一年的分数,但当年的文化课又上涨了20分。这让小西欲哭无泪,只好再复读,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小西一个人身上。
“艺考”的火热直接带动了各种培训班的发展,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培训班学费价格不菲,加上学生的生活费、纸张画材的费用,每个艺术生背后,都有一笔高投入。有些家长甚至为了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从家赶来陪考陪读。
对所报专业也不甚了解
与考生闲谈中得知,他们大部分对所报专业知之甚少。经常能听见他们互相问“某某专业以后是干什么的啊?”“某某专业学什么啊?”大多考生只是凭报考人数多少来选择所报考的专业,对毕业后各专业社会需求并不关心。
许多考生和家长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的好处,对于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是否能真正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等,缺少足够的重视,甚至根本就不考虑。“艺考”已经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升学工具。不仅仅艺术考试的时候出现“僧多肉少”的情况,艺术类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许多毕业生被迫改行从事非专业工作,与考前家长的高投入形成强烈反差。 牛蒙蒙 赵洪涛/文并摄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