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近日,卓刀泉中学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期写一篇反思案例,并集结成册在教师中交流。一位班主任的案例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位刚上任的班主任拿一名差生“开刀”“杀一儆百”,可事后班长递过来的一张字条引起了班主任的反思。
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杨老师接手当上了初一某班的班主任。前任班主任太年轻,管不住这个班的学生。杨老师对班上情况一无所知,手头只有一份学生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如何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呢?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从课堂纪律着手。
很快机会来了。一次音乐老师请事假,杨老师安排学生们自习。快下课时,杨老师来到班上:“这节课谁讲话最多?”“小明(化名)!”同学们一致供出成绩较差的小明。
下一节课是杨老师的数学课,他表情严肃地走进教室宣布:这节课改开班会,由小明讲解《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小明脸涨得通红,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死活不愿上讲台。在杨老师一再威逼下,他才哭哭啼啼读完了《守则》。
杨老师正以为在全班同学中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这时班长递过来一张字条:老师,您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合适吗?
经过杨老师了解,原来小明的家庭不幸福,他由爷爷照看,有些偏激、自卑,跟同学相处也不太好,同学们总爱嘲笑他。班长觉得,小明的处境已令人同情,老师这样做会再次打击他的自尊心。
班长的字条一下子提醒了杨老师,“问题学生常有,老师如果不仔细调查,不考虑每位学生的特殊性,以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镇’住了学生,让学生‘怕’了就是成功,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感叹道。
(记者王华芬 通讯员梁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