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30年上千状元发展远低预期 须理性看待——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高考30年上千状元发展远低预期 须理性看待
2009年06月10日 23:08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2年来的状元进行调查,状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 中新社发 ANP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节目导视:一年一度高考落下帷幕,最新高考状元即将出炉。面对媒体的追捧和社会期待,这个特殊的群体该如何走上成才之路?5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0多年来1100多名“高考状元”的研究分析显示:“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高考状元”不杰出的结论立即引起社会的热议。新闻会客厅今日邀请《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高考状元现象。敬请关注!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今年统一高考刚刚结束,一千多万考生走出了考场,相信很快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就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那就是各个地方的高考状元,高考状元们走了怎样的一条路,接下来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的职场生活又会怎样,已经出现过的高考状元,他们的脚步给后来的学子们又提供什么样一些反思还有借鉴,今天我们就请到对高考状元非常有发言权的一位教育问题的专家,来做一个介绍,我们请到的是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蔡言厚教授,欢迎您蔡教授。为什么说蔡教授对高考状元特别有发言权,因为他和他的课题组2007、2008、2009连续三年发表了《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所以这个报告当中我发现,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所有的高考状元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在职场当中依然表现那么出色。您先跟我们描述一下,你们所了解的高考状元们,他们后来在职场当中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

  蔡言厚:我们那个工作是倒过来做的,因为我们是大学评价课题组,我们那个大学评价课题组做的工作,在人才这方面,就是学生情况,或者是培养,培养人才这方面,我们现在学生情况是用什么,用杰出校友来描述。

  李小萌:所以您发现各个大学里边的杰出校友和当年的高考状元的交集当中,人数不多,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说。

  蔡言厚:对,这两个比较符合,我们做这个东西,后来杰出校友,也是这个学校里面培养出学生最顶尖的部分,我们一想回过头来是不是想做,后来大家对高考状元是非常,是很热门的一个课题,一个话题,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正好用这个高考状元,这一块他们的去向能够和我们杰出校友,对一个学校来讲,进口和出口就有个比较了。

  李小萌:如果仅仅是看这两个群体的重合度不高来得出结论说,状元们后来发展不是那么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理想,是不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是不是应该对每一个状元现在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才得出结论呢?

  蔡言厚:我们现在,一个,没有必要;再一个,也没有这种可能。

  李小萌:为什么没有必要呢?

  蔡言厚:你想一想,那么多人,你怎么调查他?这个东西难度就很大了,我们现在这个都是成名的,也就是说媒体很关注的,在现有的这部分当中进行调查来研究,而且都是对等的。进口这边,高考状元,你看看是拔尖的,出口这边,我们选择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是青年教师当中比较突出的,两院院士那就是终身荣誉,大家都知道,大家是公认的,不会对这些提出异议,所以用这两个没有异议的东西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得出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李小萌:还有就是对于高考状元,他们后来发展得怎么样进行调查,好像有一个前提设定就是说,高考状元应该在后来的职业生涯当中特别出色,也像状元一样排在第一名,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呢?

  蔡言厚:不,这是人们一种期望,小时候表现得很不错,做家长的也说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小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应该希望你长大以后很不错,而且一直能够走在前面,能够做表率,应该是这么一个期望。但是我们发现,这两部分比较以后,在后面那部分,杰出校友那部分当中,因为这个人都摆在哪儿有名有姓,没有发现高考状元。

  李小萌:我们按照您的逻辑来看,那些杰出校友他们在高考的时候,名次是怎么样的?

  蔡言厚:一般的,他在高考当中,杰出校友,一般得,据我们统计,还有很多人研究,我们只不过是证明他而已,有那样一个观念就是说,第十名左右,也就是说第一名前后的和第十名左右比较一下,好像在一个班级当中,就是十名以后,三十名以内,因为有五六十个人,中等那部分可能出的人才好像机率还大一点。

【编辑:宋方灿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