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如何当美国最大债权人?——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债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如何当美国最大债权人?

2010年10月20日 12:09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直以来,“中美经济不平衡”被认为是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与中国经常账户的巨大盈余之间的不平衡,而实际上这种失衡更深层次反映的却是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利益与财富分配上的严重失衡。汇率问题真是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吗?全球失衡是结构性还是周期性的?如果失衡是结构性的,则意味着失衡是由结构化的因素导致的,必须付出很大努力去修正,那么调整汇率就不会起作用,而只会带来更大的扭曲。

  美债务型经济得以循环的背后

  究竟什么才是造成美国贸易赤字的真正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甚至包括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都曾做出过比较实事求是的研究。像美国国会研究中心(CRS)2007年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美国贸易赤字:成因、结果和治疗》的报告。这份《报告》清楚地指出:“伴随着经济扩张的贸易赤字的扩大,不是因为国外的贸易壁垒,不是因为外国在美国倾销,不是由于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是由于国内外的宏观支出和储蓄行为。在美国经济中存在一种使支出高于同期产出的强大的趋势,这种过度的需求由流入美国的外国货物和服务满足,从而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是由政府和居民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形成,这部分的过度支出需要由外部融资弥补。美国债务型经济得以循环的背后是美元的霸权体系。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很多时候被称为“美元世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市场体系的许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与作为一种世界货币的美元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美元的结构性权力”。

  因此,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美国的经常项目账户与资本项目账户高度对称。美元国际循环依赖于两个“交换”:即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

  经验表明,美国经济严重依赖于资本流入进行债务融资。从历年美国资本流入情况看,美国1/3的对外不平衡是通过“金融调整渠道”来弥补的,从1993年到2005年间,美国累积了4.4万亿美元的经常项目赤字,但是美国对外净资产负债在这一时期只上升了2.4万亿美元,另外2万亿美元赤字则通过美元资本回流得以对冲。

  “美元本位制”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

  从美国的资产与负债结构看,美国的外国资产大多以外币计价,而其负债则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61.3%和83.6%。“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一方面,作为货币发行国,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即通过储备货币贬值变相违约其外债偿付义务。仅2002年-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对外大量进行长期投资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与平均3.5%左右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水平相比,海外投资形成了高利润回报。美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收益较大,而且各项风险值相差也很大,这表明美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收益的风险资产,而对外债务仍然主要集中于安全性好的低收益资产。美国依托于美元这一国际中心货币和全球金融分工的战略优势获得了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资本利得成为美国获取全球剩余价值的最大渠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在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平均比重为62%。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公布过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美元资产比重远高于平均比重,如以65%计算,则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64万亿美元,这其中约有1.7万亿的美元资产。如果按照未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5%计算,至2010年底,中国美元资产将出现514亿美元-856亿美元的账面损失。此外,如果考虑外汇储备购买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机会损益,则损失更将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当前是该思考中国如何扮演美国最大债权人角色的时候了。人民币升值将令中国外储中美元资产缩水,在解决汇率问题上,中国应借助中国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优势,将作为债权国的金融权力转化为国家金融话语权,增强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和博弈能力,要从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层面进行谈判。虽然减持美国国债会令中国在短期利益上有所损害,但却是有效的应对工具,更关乎中国的长期战略利益。(国家信息中心 张茉楠)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