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2011年或面临全面通胀 警惕债市系统风险

2010年12月29日 11: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通胀隐约有成本推动型特征。由于成本推动型通胀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大的特点,未来货币政策将加大收缩力度。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将形成组合拳,在打压通胀的同时防范“热钱”。在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下,债市收益率水平将彻底离开运行近一年多的底部,并大幅回升。由于短期和超长期债券受到的冲击较小,投资者不妨采取杠铃型投资方法,选择短期债券和超长期债券。此外,在受到系统性风险冲击时收益率往往会出现超调,对于交易型投资者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宏观:全面通胀之重

  国内物价上涨具有成本推动型特征,全面通胀的“苗头”隐现。

  从国际方面来看,西方国家金融体系内部“流动性陷阱”还没有消失,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还没有恢复,非传统货币政策将延续。由数量宽松创造的大量流动性,不可避免的涌入初级产品市场,将继续抬高初级产品价格。由于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需求刚性,在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的形势下,进口额反而继续增长,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

  从国内方面来看,国内农产品和劳动力的价格上涨加剧了成本对于物价的推动作用。由于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同时,随着“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劳动力成本将进入持续上升阶段,未来劳动力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将会带动核心CPI稳步上涨。

  由于成本推动型通胀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征,2011年面临的通胀压力巨大。一方面,目前还看不到任何能逆转成本上升趋势的因素;另一方面,2011年上半年仅翘尾因素就可能高达3%。

  政策:“三率”齐动之忧

  2010年四季度,央行两度上调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货币政策已明确转向。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将形成组合拳,在打压通胀的同时防范“热钱”。

  首先,人民币升值能部分抑制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以美元标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此外,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比升值更吸引“热钱”,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升值,相当于降低了后续的升值空间。同时,升值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上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也有利于控制“热钱”。

  其次,实际利率持续为负,决定加息政策仍有施展空间。如前所述,国内通胀具有成本推动型特征,物价存在全面上涨的可能,为控制通胀预期,未来存在继续上调基准利率的可能。

  最后,为应对“热钱”大量流入,存款准备金率继续创新高并非不可能。一方面,从新增人民币投放量来看,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为避免这些资金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央行需要主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由外汇占款产生的大量基础货币停留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另一方面,从公开市场来看,偏低的发行利率影响了央票的发行量,如此一来,在回收流动性的工具中,央行只能更多依赖准备金工具。

  债市:系统性冲击之险

  预期2011年在全面通胀的压力下,基准利率将继续上调,相应的货币市场利率也将上升。

  在基准利率上调的系统性冲击下,四季度债券市场各券种收益率均明显上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的同时,近期债券期限利差却在不断收窄。我们认为,相对而言短期利率对加息更敏感,在受到冲击时短时间内会出现明显变动。随着年内二次加息“靴子”落地,预计随着市场情绪的平复,期限利差将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过,在CPI上行时候,收益率曲线总体上是趋于平坦化的,也就是说,过度缩小的期限利差即使有所修正,也难以回到之前的水平。

  从企业债与国债所反映的信用利差来看,自10月中旬加息以后,信用利差明显上升。然而,我们预计信用利差整体上将趋势性下行。目前,企业债发行利率已经上升到7%以上,继续上升的空间不大,同时,国债等无风险利率在利率风险的系统性冲击下或将继续上行。

  总体来看,债市收益率水平在底部运行近一年多后,已经开始大幅回升。由于短期和超长期债券,相对于中期债券受到的冲击较小,且有固定的投资者偏好于短期或超长期债券,建议投资者不妨采取杠铃型投资方法,选择短期债券和超长期债券。

  此外,我们认为,债市在受到系统性风险冲击时往往会出现超调,比如期限利差大幅下降或者信用利差逆势上升,对于交易型投资者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易机会。(信达证券 李建朋)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