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讨论“货币超发”不可“情绪化”

2011年01月06日 11:0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货币超发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本身并无好坏之说。在这次争论中,大多数民众倾向于支持货币超发是引起通胀根本原因的说法,而对相反的观点大加贬斥。这与一些专家的不当解读有关,更与百姓的“情绪”有关——这倒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最近,由于CPI快速上涨引发了有关“货币超发”的争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纷纷发表看法,分歧颇多。笔者在此想就其中4个关键点作些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没有“货币超发”这个概念,与此意思类似的名词倒有几个,如“流动性过剩”、“货币超量供应”等。有人说,之所以用货币超发这个词,因为其中的“发”字,意指“人为”,于是便有“问责”的意思。其实不必咬文嚼字,关键要看这个概念能不能揭示现实问题。我们如能计算出货币超发的量,就可以看到现实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这对于货币政策的制订、经济运行的预警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不能简单地度量和理解货币超发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度量货币超发?

  有学者将当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减去当年名义GDP总量的余额称为货币超发量。对此,有央行官员指出,货币是个存量概念,GDP是个流量概念,两者不能直接相减。但笔者的看法是,如果减法不合适,那么除法应该是合适的。比如人均GDP,就是拿GDP这个流量概念除以人口总量这个存量概念得出的。可以用当年的M2除以当年名义GDP来计算相对货币超发系数,其含义是每1元GDP背后有多少广义货币在支撑。以此计算,我国的货币超发系数从1996年起就大于1,最近两年达到峰值,大致在1.8-1.9之间。还有一种度量方法也是可取的,即用实际货币供应增速减去GDP增长率与CPI指数之和,得出货币超发率。这种方法不仅将通胀率考虑进去了,而且更容易衡量超发水平,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央行制定M2的增长幅度目标基本是按GDP的增长率加上CPI计划调节率再放大2至3个百分点来掌握的。若这种方法可行,有学者计算后的发现是:货币超发率在2001-2005年,平均是5.4个百分点;在2003-2007年,平均是2.8个百分点;而2008-2010年9月,是9个百分点。

  第二个问题是,基础货币激增是引起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吗?货币超发在我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主流观点认为,按照我国银行法,央行是无权增发基础货币的;但央行有一个事实上在不断执行的基础货币增发机制,即跟随外汇储备增加而向国内市场增发基础货币。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根据我国广义货币的组成结构,占据最大比重的是长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者之和占M2的比重将近80%。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存款在中国仍然是家庭资产保值增值和应对社会保障缺位的重要方式;二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不愁贷不出去,而最近几年信贷的增量当中,中长期贷款占的比重很大,基本都在80%-90%。由此可见银行信贷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与此不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向本国经济体注入基础货币,但结果是美国的货币超发系数只有0.6-0.7,主要因为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的商业银行不肯放贷。此时,尽管美联储大量增发基础货币,但没有换回“贷款—再存款—再贷款—再存款”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超发遭到了银行惜贷行为的制约。考虑到这一点,简单地把我国的货币超发单纯理解为是外汇储备激增、基础货币增加的结果,不免片面。

  不能简单地将货币超发视作洪水猛兽

  第三个问题是,货币超发是引起本轮CPI上涨的根本原因吗?这在当前最有争议。

  许多民众说“是”,一些学者也这样认为。但一个有力的反对意见来自《货币迷局》的作者蔡定创,他从实证研究得出:1994年M2数量低于GDP,而这年的通胀率高达24.1%;2009年M2是GDP的约1.8倍,通胀率却为负数;如果说通胀出现时间滞后一年,那么,2008年M2是GDP的1.58倍——为何2009年通胀率为负?显然,这一疑问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样的,货币超发不一定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当然也不能说货币超发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笔者赞同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观点,货币超发与“核心CPI”在量上存在高强度的正相关关系——将一些非货币因素如国外影响、季节影响等排除出CPI计算之后,剩余的上涨部分可以看做是货币因素变动的作用。

  第四个问题是,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仅仅是为了消除货币超发吗?

  笔者以为,尽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但并不等于只因为货币超发了才启动这一政策工具,换言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很多,它与货币超发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比如1998年我国的货币超发系数是1.24,但该年存款准备金率不仅没有上调,反而调低了5个百分点。而且,1998年的CPI是-0.8%,而1999年CPI为-1.4%。显然,央行如何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更多是基于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来考虑的,并非简单地看货币超发因素。

  综合来看,货币超发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本身并无好坏之说。在实践中,我们也不能将货币超发简单地视作洪水猛兽,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在这次争论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景象:大多数民众倾向于支持货币超发是引起通胀根本原因的说法,而对相反的观点大加贬斥。这与一些专家的不当解读有关,更与百姓的“情绪”有关——这倒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胡晓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