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渤海银行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纳入长期战略

2011年01月07日 09:5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一组引人瞩目的数字:截至2010年9月末,渤海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04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25%,新增贷款占全行新增贷款的49%。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3亿元,比2009年末增加30亿元。2010年前9个月,渤海银行小企业贷款增速达到67.8%,比全行贷款增速高出50.3个百分点,增量相当于2009年的93.8%,严格执行了监管部门提出的小企业贷款增量、增速“两个不低于”的要求。

  数字背后,是这家年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做出的不懈努力。渤海银行2005年成立伊始,就面临着同业竞争同质化的局面,银行对大客户的议价能力日益降低,渤海银行发挥后发优势,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纳入长期发展战略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渤海银行更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信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列50亿元贷款规模专门用于中小企业。记者日前深入渤海银行采访了解到,经过将近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渤海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为使产品更加贴近客户,渤海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第一步是降低担保门槛。首先,开发以债权为担保的“发票融资”,企业凭发票即可获得发票面额80%的融资额度,从而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其次,开发通过企业联保,以“抱团取暖”方式实现信用叠加,从而使企业获得授信的“携手展业”;最后,进行信贷产品的终极创新即信用贷款———商业分期贷款。

  上海震坤行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润滑油和胶粘剂及相关设备和配套服务的综合供货商,2009年,该企业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急需获得资金扶持,但因公司总部办公楼和仓库皆为租用,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在多家银行申请贷款未果。渤海银行了解到该公司的困境后,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最终形成借款人经营处于上升趋势的判断。该公司的特点吻合渤海银行中小企业特色融资产品———“发票融资”的部分要求,同时,该公司的经营模式也有独特之处,渤海银行在“发票融资”的基础上,引入“蓄水为池”的理念,为该客户量身设计了授信方案。经渤海银行的信贷支持,该公司业务获得了较快发展。

  创新的第二步是“提速”。从标准产品入手,从客户申请和银行处理两个角度精简环节和手续,一是无需客户提交审计报告、取消客户信用评级、期限设置灵活、还款方式多样;二是采用标准化形式,设定准入门槛,减少筛选客户的工作,采用“信贷工厂”模式单人审批,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短、频、快”的特点。目前,渤海银行正在开发中小企业贷款“E申请”,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实现在线审批。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关键原因是,与大企业相比,银行营销和维护客户的单位成本高,利润薄,渤海银行则探索出一条“集零为整”的批量化营销途径。

  围绕位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配套型”中小企业,渤海银行重点评估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是否具有稳定的业务关系和良好的合作前景,对应地推出供应商融资、经销商融资两大供应链融资服务,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在贸易链条的不同阶段获得相应的融资支持。目前,渤海银行已与涉及汽车、造船、家电、电子通讯、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的12家核心客户合作,为超过500户上下游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了89亿元的授信支持。

  渤海银行借助政府信用,为纳入政府采购名单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的政府采购融资服务———“商票保贴”,该产品在天津滨海新区刚一推出,就有超过30余户中小企业通过该项业务获得超过5.5亿元的融资支持。

  对于“集聚型”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渤海银行围绕专业市场、产业园、开发区等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有形商圈”和行业协会、商会等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无形商圈”,依托各级主管部门、园区管委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等要素单位,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对具备共同风险控制措施的客户群进行集中式的批量授信和作业。

  渤海银行还依托重点区域和市场平台如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务区等发展厂房抵押贷款、商铺抵押贷款等业务;依托专业化市场如有色金属、钢材交易市场,发展仓单质押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如与上海钢贸市场合作,为市场内的钢材销售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开展合作三个月来,累计为超过30户企业提供了3.3亿元的资金支持。

  此外,渤海银行依托政策性担保公司、商业性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发担保平台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目前渤海银行已与十几个城市的30余家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合作,给予担保额度约40亿元。记者 杜斌 李庶民 通讯员 尹杰卿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