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汪小亚副局长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务委员会主席吴晓灵女士在“首届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高峰论坛”上致辞。来源:中国经济网
最近印度发生的小额贷款危机,正引起央行等有关方面的关注,内地小额信贷机构的“名分”和发展走向等问题可能将被列入监管讨论的范围。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首届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高峰论坛”致辞中强调,小额信贷的发展对发展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相当重要,但这个行业的高压线就是绝对不允许非法集资。
监管提防风险
“在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正在迅速扩容之时,印度发生的小额贷款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汤敏表示。
现代金融业是一个社会效益较强的行业,这一行业除了考虑自身的盈利外,更要考虑对社会的影响。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小额贷款监管相对是比较严的。一开始就有利率的上限,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四倍,并严格执行不准吸储的严格规定,同时各省市还有金融办的监管,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依然充满着风险,尤其有机构为了短期效益,冒险违规。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指出,小额信贷机构的推进取决于现实自身的操控能力,自身的把握能力,社会的关注支持的能力以及政府能够放心监管的能力。这些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不要过急,一件事走的过快,可能就会出问题。
实际上,中国各地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实践正不断的丰富。比如,黑龙江省金融办比较早制定了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他们提出,以主管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中介见证、合作银行监管、社会监督共同发力,对于存在非法集资、暴力催债的小额贷款公司,用市场化的方法监管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不少小额信贷机构的人士表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得之不易,虽然目前信贷市场存在不少管制,但妄图以违规换取非法收益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因为一颗老鼠屎,就把一锅汤给倒了。对此,吴晓灵警示:“违规经营无助于打开过多的管制,只会关闭刚刚开启的大门。”
地位尴尬
除了风险之虞外,小额信贷机构的身份尴尬也是其难以回避的问题。尽管国内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已经有5年时间,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办法公布也已近3年。但是社会对小额信贷机构的认识到目前仍未形成共识。
汤敏指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的第一大风险就是,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分”。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还不作为金融机构,国家农村金融,对小企业金融的一系列的政策,因为没有这个名分,就享受不到。
例如,同样做农村金融,如果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会得到包括减免营业税等等,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没有这样的优惠。对小企业的贷款,包括国家给各个商业银行,本身他们拿比较低的资金成本,而他们只要给小企业贷款还享受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同样做的贷款,但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优惠。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部分小贷公司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等,税率高达33%。但这样的税率之下,社会和政府又期望小额贷款机构承担起担子不轻的社会责任。这足以见得,不一样的“名分”待遇让小额信贷机构遭遇了怎么的尴尬处境。
前途不明
小额贷款机构本身的发展的潜力不足,或者说资金不足是小额信贷机构另一大发展瓶颈。按照现有的制度,现在小额贷款机构全部用股东的资本金进行贷款。从商业模式来说,完全用股东的资本金做投入的话,它更像一个风险投资。
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如果借贷方亏了,小贷公司就赔了,如果借贷方赚了,赚了10倍,小贷公司的收益却不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从商业角度来说,小额贷款公司模式是很难持续的。因为它的净资本收益率很低,再加上国家赋予的这些优惠政策还不享受的话,所以它遇到可持续性的问题。
国家有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拿到50%的批发贷款,目前一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拿到了这个批发贷款,但是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没有拿到。即使拿到这样的批发贷款,50%也略显低了一些。所以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它的可持续性到底在哪里?现在也看不清楚。当然小额贷款机构可以升格为村镇银行,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些规定,对于绝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门槛太高。(记者 林磊)
链接阅读:
小额贷款公司鲶鱼效应显现 发展速度超预期
(责任编辑:华青剑)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