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2011年01月10日 09:1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召开的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体现,是有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需要,客观上将更好地体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灵活性。

  实际上,年前有关央行灵活使用货币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给的消息就不断传出。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公开表示,下一阶段,央行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调控作用。

  所谓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项旨在转变银行信贷管理和流动性控制机制的常规工具。但是,由于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入资本充足率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即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因此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被看作是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的一大创新或者说是改革。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认为,“央行此举旨在转变信贷管理和流动性控制机制。借助差别准备金建立完善引导银行自主管理信贷和控制流动性的政策机制,替代之前信贷投放规模控制制度。”

  “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央行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调控好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信贷投放的需要,是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国内外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势头较好的情形下,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特别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仍将面临国内外流动性压力,因此中央要求必须控制好流动性总闸门,为引导货币信贷回归稳健提供前提条件。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冲动较强,基于流动性偏多之上的货币信贷压力必然较大。金融主管部门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正是央行建立和完善逆周期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推出的比较完善的又一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更加透明和规范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将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根据各银行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等监管指标,按月测算及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的流动性,进行逆周期资本缓冲,平滑信贷投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使其更好地控制风险、稳健运作,更好地体现国家对信贷政策调控意图,有针对性地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

  鲁政委表示,如此来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央行将其货币政策工具箱中,过去可能被当作选择性政策工具或者说补充性政策工具拿了出来,并引入了新的思想,辅之以新的手段方法,作为常规工具进行使用。简单说就是,未来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将常规化。

  差别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并不是首次。2004年以来,我国就开始运用差别准备金进行调节财务重组进度不一引起的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差异和调节个别金融机构信贷扩张速度过快。2010年根据全球流动性充裕、国内通胀预期上升、经济金融运行存在风险隐患的新形势新情况,央行着力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央行除了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外,还实行了差别准备金率、差别化的房贷利率,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妥善处理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早在一年多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应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不够用。首先,因为我们的市场不够成熟,除了强调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外,还需要使用更多一些的工具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例如,国际上不少国家已经废弃了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但我国还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和对冲等问题,所以存款准备金是需要强调的。另外,除了强调政策利率,我们还强调对利差进行一定的调控,这既与我国转轨期间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有关系,也与我国现阶段的风险判断能力有关系。其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提示我们,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现实意义,应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或者说“工具箱里到底要放多少东西”进行再思考,还要注意研究各种工具之间的关系。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金融稳定论坛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也在增加一部分调控的工具,这也给我国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借鉴。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流动性问题、物价稳定和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是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特别是稳定价格总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基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调控效果。新年伊始,央行即以更加灵活务实的姿态向人们传递出———统筹协调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贯彻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的信息。记者 李倩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