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大变化。专家表示,尽管稳健货币政策实质上是一个中性的灵活政策,但在2011年通胀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今年货币信贷增速和规模与2010年相比,可能呈现出一定收缩态势。“管好流动性总闸门”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可能会贯穿全年。而值得注意的是,货币信贷收缩时,最先受到影响的往往是中小企业、“三农”等弱势产业。当前,在稳健货币政策环境下,如何在合理收缩货币信贷规模的同时,保障国民经济弱势产业和薄弱环节得到有力信贷支持,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日前落幕的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对此问题给予了关注。会议提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以及节能环保、生态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同时,金融业自身也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在部署2011年人民银行工作的主要措施时,会议要求,要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会议强调,要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继续优化中小企业金融生态,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改进和完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深入思考稳健货币政策环境下如何支持结构调整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指出,“应该说,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缺乏可持续性等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和必然要求。”
郑超愚进一步指出:“当前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理解更加丰富了,其内涵不仅包括发展速度的加快,还包括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仅涵盖经济发展增速的保持,也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我国经济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中,如果说以往我国经济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更多体现“互补性”关系,那么今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将越来越多,而这些竞争将更多集中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促进结构调整正是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
此外,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我国经济过分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国内需求不足、产品仍处低端等问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更加暴露。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薄弱环节还有待加强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这些都有赖于通过促进结构调整加以解决。
当然,看到当前结构调整面临的迫切性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当前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指出,随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结构进入了一个深刻调整时期,这将给我国加速开拓创新型国家、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提供新的机遇;加之国内经济总体呈现良性运行态势,国内市场和资源可供开发的空间较大,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我国结构调整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机遇。
回顾2010年,我们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环境下,力促宏观经济进一步向正常轨道回归。在这一年中,我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初显成效。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继续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对此,郑超愚表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一个稳定均衡的宏观经济环境,以此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体到信贷政策上,要做到'总量上盯住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积极关注结构问题。”
郑超愚认为,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应该得到坚持,继续保持“有扶有控”:首先要注意解决经济复苏过程中实体经济信贷投入不足与资产价格部分虚高、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矛盾,切实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其次,在实体经济内部,要更加注重将信贷资源投向“三农”、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再次,要把握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放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行业中去。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为避免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过程中,伤及中小企业的发展,2011年需要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有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不断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推广有效的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同时,要继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着力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此外,要进一步支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拓宽消费空间,巩固住房、汽车、通讯、商贸等传统消费热点,积极培育特色旅游、文化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
采访中,专家们还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按照中央精神,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等,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研发利用。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鼓励信贷资金长期“扎根”西部,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基础建设,培育西部经济增长极,推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记者 牛娟娟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