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理财产品续打“稳健牌”QDII助力“抗通胀”

2011年01月17日 09:3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理财市场的“动荡”,让短期、稳健的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新年伊始,从开年前两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表现看,银行理财产品继续主打“稳健牌”;另外,鉴于通胀率仍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抗通胀”将很可能继续成为今年全年理财市场的主旋律。

  超短期“功成身退”

  短期产品继续主打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新年第一周(1月1日至1月7日)2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84款理财产品,从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数下降,同时其市场占比也有所下降;保本类产品市场则占比上升;在理财产品期限方面,1个月至3个月(含)期产品共发行了73款,较上周减少10款,在所有期限产品中市场占比是最高的,达到了39.67%;另外,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34款,较上周大幅减少50款,较上周市场占比急剧下降;3个月至6个月(含)期产品52款,较上周增加12款;6个月至1年(含)期产品23款,与上周持平;1年期以上产品2款。

  整体来看,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未改。对此,多家银行的理财师都持同样的观点:在加息预期比较明确的情况下,投资者倾向于尽量选择投资期比较短的理财产品,以便及时享受加息带来的收益。但随着年末银行“揽储大战”暂告一段落,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下降,预期收益也出现骤降。许多银行的14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降幅均达30%至40%。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属于正常现象。一方面,2010年受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以及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年末存款压力大的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是一种必然。而开年之后,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减少,收益率降低其实反而才是“正常”。

  到期收益“开门红”

  澳元继续领跑外币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周,共有249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除48款未公布到期收益率,201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实现了预期收益率,其中15款产品收益率超5.1%。

  普益财富研究员表示,到期产品高收益的原因是该周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信贷类,这些投资对象均为稳健型资产,投资风险较低,这两类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

  开年以来,澳元产品依然保持外币产品中收益领跑的趋势。以招商银行的该周到期的3款产品为例,2款为“金葵花”节节高升—安心回报澳元系列理财计划,投资于澳元货币和债券市场工具,到期收益率分别为5.70%和5.30%;另外一款为结构性产品,到期获得5.50%的收益率。金融界网站公布的今年第二周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情况也显示,中国银行发行的一款“汇聚宝”澳元期限可变产品凭借4%的年化收益率成为新年第一周到期收益最高的理财产品。

  QDII产品继续复苏今年可望迎来“春天”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新年第一周,超过八成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净值上升,所有QDII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02%。其中,东亚银行的一款

  QDII产品本周上涨达5.27%,周涨幅最大。

  世界主要股市均一致在新年出现涨幅,多家机构纷纷预测今年世界经济走强趋势可能性大增,带动股市投资机会上涨。据此专家认为,QDII净值回升趋势今年有望延续,跑赢股市以及CPI的产品将不断涌现。

  据统计,过去两年QDII产品的整体成绩实际均好于A股市场,招商全球资源在2010年3月底成立后,截至年底净值增长已达到21.9%;渣打银行的“开放式黄金指数人民币UTSN003”产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高达87.83%。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向好,QDII产品将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

  事实上,去年底成立的我国首只黄金基金已经收到了投资者“疯狂”追捧,截止1月10日结束募集时共募集资金高达惊人的32亿元,首发规模为三年之冠。

  普益财富数据也显示,截至1月7日,运行期在6个月至2年的52款QDII理财产品,自运行以来的平均累计收益率为16.30%;运行期2年以上的200款QDII产品累计收益率也有3.85%。薛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