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粮价跌70%中粮还能盈利 央企金融能力远胜民企

2011年01月17日 1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17电 对于近年来一些人嚷嚷的“国进民退”现象,在北京市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的眼里,比如像中粮收购蒙牛这一类的“国进民退”,不在人为的,也不是政策造成的,而是体现出了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一般民营企业,在金融能力方面有着巨大的鸿沟。

  近日在由永安信、中国天信主办的“中国企业金融力宣言”上,孙才仁介绍道,在本世纪初,中国就有30家央企开始利用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从这些金融工具开始,央企开始了企业风险管理,这是开启中国经济金融化开端的一个标志性行为。实体经济、实体企业,要学会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比如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这样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帮助企业锁定成本,锁定价格的波动风险。

  孙才仁拿中粮举例说,中粮是全国最大的国有粮食企业,以前以粮食贸易为主,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多一点。这几年粮食加工上来了,是全产业链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那一年,以粮食为代表的商品价格暴跌50-70%,这样的企业上下游链条都有,出现这样大的价格波动,它怎么可能盈利?

  但是中粮,却是30家央企利用期货手段进行套期保值最成功的一家企业。它在2008年仅仅通过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就实现了公允价值增加30多亿。在金融危机那么大的危机面前,一个生产贸易企业能够实现30多亿的利润,它会是什么效果?所以呢,金融危机那一年,它不仅没有巨亏,还有钱收购蒙牛。

  孙才仁说,中国还有一些央企,中铝、五矿、中石油、中石化这些企业,在金融危机波动下它们为什么活得很好?确实有一些国家财政补贴,但其实国家财政补贴很少,它们就是利用了金融套期保值的。

  最近两三年大家喊的比较多的是“国进民退”现象,但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核心原因,不是人为造成的,也不完全是政策原因造成的,核心是100多家中央国有企业,已经学会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管理企业风险,它们能成功应对这场危机,能够在危机后发展得更好,当然国家也给予了一定支持。

  孙才仁建议道,目前民营企业有800多万家,但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开户数只有几万,这就说明也就几万家民营企业会使用这个工具。能够通过金融风险管理手段受益的民营企业,估计也就几万家,也就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8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有骨干的几十万家企业,能够用金融工具的话,发展那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中国要发展经济,就要释放、发挥中国企业的金融能力。抓住了中国金融,也就抓住了中国经济,也就抓住了中国的未来30年。

参与互动(0)
【编辑:高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